天天看點

三國殺:“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這句台詞真的是誇審配嗎?

其實小智覺得移動版三國殺中大部分插畫和台詞是很不錯的,有的展現了人物的無奈;有的展現了人物的悲壯;還有的展現了人物的氣節。但是有些台詞看上去可能誇贊了某人的氣節,實際上台詞反而拉低了人物本身的曆史情況,比如說審配的這句台詞:“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三國殺:“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這句台詞真的是誇審配嗎?

雖然我們都不是曆史的見證者,但是根據流傳下來的一些文字,我們也能略微窺探那個年代的一些事情。而審配最出名的便是其忠烈的赴死經曆。審配在城樓上看到曹操的軍隊已經入城,便引數騎下城死戰,被徐晃生擒綁出城。路上遇到了辛毗,辛毗咬牙切齒地用馬鞭鞭打審配的頭說道:“奴才,你今天死定了”審配大罵:“狗輩,就是你們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殺你!”

徐晃帶着審配見曹操,曹操說:“你知道誰開的邺城的城門嗎?”審配說:“不知道。”曹操說:“是你的侄子審榮獻的。”審配說:“這小子不足以一用,居然到了這種地步!”曹操又說:“昨天我到城下,為何城中弩箭這麼多?”審配說道:“隻是恨箭支太少。”(這句台詞後面設計得還是不錯的)

三國殺:“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這句台詞真的是誇審配嗎?

曹操又說:“你忠于袁氏,也是不得不這麼做,今天你可願意投降?”審配說:“不降!不降!”又對逼逼叨的辛毗說道“吾生為袁氏臣,死為袁氏鬼,不似汝輩讒谄阿谀之賊!可速斬我!”,可以看出曹操并不想殺審配,但是審配終是不能為己用,隻好殺了。

而在行刑前,審配呵斥劊子手讓讓自己面北而死,說:“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乃向北跪,引頸就刃。

三國殺:“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這句台詞真的是誇審配嗎?

是不是感覺“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這句話沒有“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這句話順口?但是實際上不可使我和但求這兩個意思可差得太多了。雖說求在古代不是請求的意思,但是那是單獨拎出來才是。這句話的求肯定是請求的意思,是以雖然順口卻實在沒有審配那股子勁了。

願你必屯田,洛神黑一片。願你天妒得桃,聞書不斷。我是小智戲說,愛生活,更愛你們!不知道小夥伴覺得這句台詞設計如何呢?歡迎來評論區評論!PS:感謝閱讀~~原創不易,純屬手打,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