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武大郎,考古學家鬥不過施耐庵

關于武大郎,考古學家鬥不過施耐庵

文學家靠想象寫作,考古學家靠證據說話。但反映同一件事,本應是後者占先,但在武大郎這件事上考古學家則怎麼也鬥不過施耐庵!您證據再硬,人們還是喜歡老施!

在小說《水浒傳》中,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是個連名字也沒有的人,“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诨号,叫做三寸丁谷樹皮”除了善于經營炊餅以外,沒再有别的本事。但是他偏偏娶了一個美嬌娘潘金蓮。那潘金蓮“眉似初春柳葉,常含着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風情月意。纖腰袅娜,拘束的燕懶莺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娆花解語,芳容窈窕玉生香。”這樣窈窕玉生香的潘金蓮按理說是一個惹人憐愛的角色,但是又被施耐庵用“風情月意”“ 蜂狂蝶亂”兩個詞塑造成了一個蕩婦的模樣,是以潘金蓮一開始就被施耐庵主觀臆斷成水性楊花的女人。

關于武大郎,考古學家鬥不過施耐庵

實事究竟如何呢?上世紀90年代,河北發現了一座古墓,經過考古專家的研究,确定了這座古墓的主人名叫武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武大郎”。

據墓碑記載,武大郎雖然從小家裡窮,但是他卻非常的聰明,而且知道努力。終于,經過了一番苦讀考上了進士,更是成為了當地的七品縣令。武大郎的妻子名叫“潘氏”,她的父親也是一位官員,家庭條件很好。武大郎和潘金蓮結婚後,生活過得很幸福,妻子勤儉持家,丈夫努力學習。最終,武大郎考上科舉,而潘氏也成為了縣令夫人,可謂是人生得意。

關于武大郎,考古學家鬥不過施耐庵

根據屍骸測量,大郎身高大緻在1.8米左右,并非是一個“小矮人”,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魁梧漢子”。

那麼,既然武大郎、潘氏是那麼好的一對夫妻,為何會被施耐庵寫入《水浒傳》中呢?而且又寫得那麼不堪入目、遺臭萬年。他的醜像與一個叫黃堂的人有關。黃堂與武大郎是同鄉,小時候武大郎家裡面窮,黃堂經常會給予他幫助。後來,武大郎當上了清河縣的縣令,而黃堂的家因為一場大火付之一炬。于是,無家可歸的黃堂,便去投靠了武大郎。大郎讓其住在家裡,讓潘氏很熱情地招待他。看着武大郎當縣令那麼威風,黃堂便想“走後門”,讓武大郎給他物色一個職位,大郎沒有答應。這下黃堂便認為他忘恩負義,一氣之下,他便離開了武大郎的府邸。在回青河縣的路上他是越想越氣,于是就在道旁、樹上、牆上寫了很多武大郎的壞話。寫了這些壞話,感覺還不解氣,于是他又編排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绯聞故事來诋毀武大郎。可是黃堂一回到家就傻眼了。原來武大郎得知了黃堂的遭遇後就派人送來了銀錢,并且還幫黃堂給蓋好了房子。本來武大郎準備把這一切都做好之後再告訴黃堂的。可是這個時候黃堂後悔也已經晚了。他所編排的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绯聞故事,在民間已經傳得是沸沸揚揚了。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清譽就這樣被黃堂毀為一旦。而寫水浒傳的作者施耐庵,他就像現代的一個娛樂記者一樣的。在還沒有弄清楚事實就将聽來的東西經過渲染和加工給寫了出來。而散播謠言的黃堂也因太過自責而最終自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