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仲景《金匮要略》裡,藏一張“消瘤方”!化解子宮肌瘤、瘀血

作者:中醫非遺傳承人買建修

有人問我,中醫裡頭,糟粕多,還是精華多。

我說,中醫是一門典型的,不斷自我淨化、自我進步、自我革新的學問。

它的早期,一定有糟粕。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中醫的糟粕正越來越少,精華正越來越多。

譬如說吧,在不少中醫典籍裡,就深藏着一些,可以為今人所應用的精華古方。

現在,我就給你講其中的一個。它是大名鼎鼎的“消瘤方”。流傳将近兩千年。

張仲景《金匮要略》裡,藏一張“消瘤方”!化解子宮肌瘤、瘀血

啥方子啊?

這就是桂枝茯苓丸。它出自《金匮要略》。組成為: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可以做成丸藥,也可以做成湯劑。

它為什麼号稱“消瘤方”呢?

先來聽我說個醫案故事。

話說有這麼一個女子,年45歲,醫案記載姓唐。

這個人啊,有子宮肌瘤。多大呢?6×6cm。

每到月事來臨,此人就下血不止,少則七八天,多了就十多天。而且,她的血色偏黑,量也比較大。

怎麼辦好呢?此人就去看中醫——門純德老前輩。

張仲景《金匮要略》裡,藏一張“消瘤方”!化解子宮肌瘤、瘀血

刻診,見患者舌淡苔白,脈象沉滑,少腹部疼痛拒按,面色很不好,整個人乏力神疲,心慌氣短,腹痛,腰部酸困。

這時候,門師提筆寫了一張方子。但見——

桂枝,生白芍,茯苓,丹皮,桃仁,土鼈蟲,王不留行

所有這些,水煎服,飯前服,一共三劑。

結果怎麼樣呢?這個患者服用一劑之後,就感覺自己小肚子特别疼。她吓壞了,一度表示這個藥不能再喝了。

但是,門純德前輩卻表示,這時候的疼是正常現象,是疾病好轉的表現,不能放棄,得繼續服藥。

張仲景《金匮要略》裡,藏一張“消瘤方”!化解子宮肌瘤、瘀血

患者說,那好吧,繼續用。結果,三劑藥都喝完,患者下體流出黑色淤血好幾大塊。

等這些大塊淤血都排幹淨了,這個患者的疼痛就大大減輕了。渾身那種舒暢之感,是好久以來都未曾體驗過的了。

後來,門師遵原方,又稍作加減,繼續調養。患者最終恢複正常,經過檢查發現瘤體萎縮。

現在,我給你聊聊這裡的學問。

你看上頭這個患者,西醫檢查的結果,是有子宮肌瘤。用中醫的視角看,她是有淤血,阻滞胞宮。

啥意思呢?中醫解剖技術很粗糙。子宮肌瘤長啥樣,中醫基本是不認識的。但是,患者患有子宮肌瘤以後出現的症狀,中醫卻善于将其歸納、提煉和總結。

其中,證屬血瘀的,占了大多數。是以,在中醫看來,子宮肌瘤的另一層含義,就是淤血阻滞。

張仲景《金匮要略》裡,藏一張“消瘤方”!化解子宮肌瘤、瘀血

比如說上頭這個患者吧,每月下血不止,而且色黑量多。這就是淤血阻滞于内,脈道不利,以至于血溢脈外的表現。血色黑,主淤血。另外,她小腹部疼痛,拒按,這也是淤血阻滞于内的寫照。

總之,這些特點都告訴我們,患者問題的根源,在于淤血二字。中醫語境下的這個淤血,其實就是西醫語境下子宮肌瘤的存在環境、生長條件、病理本質。

有淤血,就要化瘀血。怎麼化呢?我們看看當時醫家用的配伍——

這裡頭,把土鼈成和王不留行去掉,剩下的就是桂枝茯苓丸的配伍了,你看是不是?

桂枝茯苓丸,我方才介紹過,它出自《金匮要略》。它能幹啥呢?就是活血化瘀。其中的桂枝,溫通經脈。

丹皮和桃仁,活血化瘀而涼血。芍藥,養血而緩急止痛。茯苓,健脾扶正。

總而言之,這張方子既能活血化瘀,還能涼血養血,還可以溫通經脈,消補并行,寒溫相宜,是十分周全的化瘀方子。

張仲景《金匮要略》裡,藏一張“消瘤方”!化解子宮肌瘤、瘀血

在這個基礎上,加入土鼈蟲和王不留行,以增強化瘀通經之效,這樣就能讓患者的問題,得到根本性改善。

當然,由于這方子功在活血,是以在服下去以後,患者的淤血就受不了,它們會奮起反抗。于是,患者就會疼。

等體内淤血不耐藥性,最終繃不住了,就會乖乖流出體外。淤血出去了,患者就不疼了。上文醫案裡的患者,就屬于這個情況。

怎麼樣?你明白了嗎?這就是用桂枝茯苓丸,治療子宮肌瘤的真實案例。

其實,這個桂枝茯苓丸,現代中醫一般就用它治療子宮肌瘤。這是最常見的用法。

患者主要表現,就是月事色黑,色暗,或者色紫,或有血塊,有的量多,有的量少,小腹疼痛拒按。

張仲景《金匮要略》裡,藏一張“消瘤方”!化解子宮肌瘤、瘀血

一般情況下,都是脈沉澀。女性的子宮内膜異位症、卵巢囊腫、附件炎和盆腔炎等疾病,如果證屬淤血阻滞胞宮,一般也可以用它治療。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總之,這個桂枝茯苓丸,就是仲景老先師在《金匮要略》中,留給後人的“消瘤方”。針對的,主要是女性子宮肌瘤。這是一個基本的中醫常識,我們應該了解。

好了。關于這個事兒,我就說這麼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