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宋宇晟)“對群衆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
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接受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專訪時對此這樣解讀。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 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近來,從郭敬明、于正為抄襲道歉,到反剽竊基金成立,再到多位演員發聲反對短視訊侵權……影視等文化領域的知識産權問題時常引發公衆關注與讨論。
董煜認為,具體到文藝作品,文化領域盜版侵權比較突出,也面臨很多複雜的新問題。
“以影視為例,劇本、内容和播映權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名稱隻要注冊就可以受到商标法的保護。”他指出,抄襲是違法的,未經授權複制、表演、傳播他人影視、音樂等作品的行為屬于侵權,短視訊平台以及自媒體、公衆号營運企業也要全面履行主體責任,切實加強版權制度建設。
他強調,“在這方面會有相應的版權投訴處理機制,有關方面會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利。”
董煜同時指出,“對于侵權行為,《規劃》明确,建立知識産權侵權損害評估制度,全面建立并實施知識産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損害賠償力度,還有一系列的司法和行政保護舉措。”
董煜表示,下一步,根據新的情況,還會完善體育賽事節目、綜藝節目、網絡直播等領域著作權保護制度。
“隻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創作者願意去制作更多的優秀作品,才能讓大家能刷到更多優質的原創作品,讓自己的時間不要浪費,哪怕幾分鐘,也是寶貴的。”他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