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吳濤)近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完善知識産權反壟斷、公平競争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接受中新網“中國新觀察”欄目專訪時表示,目前,反壟斷受到很多關注,中央财經委第九次會議進行了專門部署,要求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漏洞,加強資料産權制度建設,強化平台企業資料安全責任。
“也就是說,平台的創新,不能以犧牲使用者的合法權益為代價。” 董煜強調,經營者在行使知識産權或者從事相關行為時,達成或者實施壟斷協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或者實施可能構成濫用知識産權排除、限制競争的行為,就會構成壟斷行為,對此有一系列的認定标準。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董煜。 中新網記者 翟璐 攝
董煜稱,反壟斷與保護知識産權具有共同的目标,即保護競争和激勵創新,提高經濟運作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未來,在知識産權領域,一定會更加強相關監管,防止出現濫用知識産權的壟斷行為。從長遠看,有利于平台經濟和企業健康發展、規範發展,有利于給一些中小企業、創新企業更多的成長空間,有利于打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
董煜表示,《規劃》的出台,最終,受益的一定是廣大消費者。過去,大家都飽受“超前點播”之苦,很不爽。今後,類似于這樣的行為,一定會受到限制。那麼,消費者也就能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享受更好的服務。(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