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容錯過!中國最美的10篇古文之二《桃花源記》

作者:麥田童學堂

在漫長的曆史中,先賢們用漢字組成美妙的文章,至今讀來,依然唇角含香,韻味無窮。

今天給大家分享第二篇——《桃花源記》。

不容錯過!中國最美的10篇古文之二《桃花源記》
不容錯過!中國最美的10篇古文之二《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背景】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了晉恭帝。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

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幹預這種現狀,隻好借助創作來抒寫情懷,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的。

【評價】陶淵明給中國人造了一個精神永鄉,在這裡,生活安甯平和,沒有争鬥,沒有煩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人向往的地方。

本文語言生動簡練、隽永,看似輕描淡寫,安甯詳和的生活場景曆曆在目,讓人神往。“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是浪漫的生活入口。

【感悟】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一處桃花源,不足為外人道,卻芳草鮮美,落英缤紛。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願我們都能靜守心中的一片美好,怡然自得,無憂無慮。

關注訂閱不會錯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