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群、園區、居民齊心協力,居民停車不再困難→

在寶山區張廟街道,有這樣一個“明星園區”,它就是交運智慧灣。而這樣一座新型園區的開放,還為社群居民緩解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快随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買易停難,居民煩惱不少

社群、園區、居民齊心協力,居民停車不再困難→

張廟街道的呼瑪五村小區與交運智慧灣僅一牆之隔,這裡的居民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擾,那就是“買車容易停車難”。

呼瑪五村共有居民406戶,總建築面積31913.7平方米,現有車位80餘個。小區内規劃車位有限,無法滿足所有居民的停車需求。以往小區業主在路邊停車甚至還可能被處罰,加上對車輛出入管理不到位,外來車輛随意出入,停車糾紛頻頻發生。停車難一直是業主們高度關注、急需解決的問題。

魅力科創,解民憂辦實事

社群、園區、居民齊心協力,居民停車不再困難→

園區與毗鄰的呼五居民區之間原本高高的圍牆擋住了居民親水的腳步,牆角邊也成了生活垃圾聚集地。但正是這塊“不起眼”的區域卻讓社群居民們發現了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的解決方法。

在街道支援協調下,居民區以“我為群衆辦實事”為契機,組織臨近智慧灣園區方、業委會、物業公司、小區居民代表召開商讨會議。經多方協調,圍牆被拆除,原本的空地被清理出來并改建成停車場供居民使用。

目前,該停車場已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小區昔日的“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新增的52個停車位不僅讓居民多了一個停車空間,還可以讓大家不出小區就能欣賞到園區岸線的水景,這次改造獲得了小區居民群衆的一緻好評。

社群的事,共商議齊參與

社群、園區、居民齊心協力,居民停車不再困難→

此次改進過程中,呼瑪五村小區的居民們全程參與。期間,居委會不斷與居民溝通,了解居民真實訴求,采納居民合理建議。這種居民參與決策、自下而上的方式,使得社群治理真正取得實效,得到群衆認可。

通過建起集中反映群衆訴求的橋梁,寶山大大小小的社群正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大家齊心協力,着力打造美麗、有溫度的社群生活環境,這樣的溫馨場景正在寶山的各個街鎮不斷上演。

通訊員:袁珏慧

編輯:徐世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