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糧食援助甘比亞擁有非洲最大的海鮮市場

來源 / 以陌生人的方式行走

據說非洲人不喜歡海鮮,雖然不是全部,但确實有不少非洲人對海鮮缺乏興趣,尤其是越窮越不喜歡。甘比亞的人均國内生産總值略高于800美元,比非洲人消費的海鮮多近一百萬倍,每月達到25公斤。

甘比亞是聯合國承認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糧農組織援助的主要受援國,50多年來一直糧食自給自足。特别是,2013年退出英聯邦導緻歐盟直接宣布停止經濟援助。

有趣的是,甘比亞的海鮮市場是非洲最大的,甚至結果是一個緻力于海鮮的小城市和世界上唯一的魚類博物館。更奇怪的是,總面積隻有10 690平方公裡的甘比亞海岸線隻有48公裡。

那麼,是什麼讓該國人口少,海岸線短,成為甘比亞在非洲最大的海鮮市場呢?事情需要從1995年開始,當時歐洲和亞洲出現了繁殖熱潮,所需的飼料(野生魚)數量逐年翻了一番,三面被塞内加爾包圍的甘比亞立即增加了捕撈量以搶占市場。

在短短三年内,甘比亞漁民增長了近百倍,從兩個漁港到整個海岸線上到處都是漁船,超過200萬人擁有7萬多艘各種船隻,平均每30人。結果,甘比亞很快被歐亞大陸的農民選中,風向不大。

當然,西非國家并沒有放棄這個市場,但它們與一直為所有人捕魚的甘比亞沒有競争力,因為甘比亞漁民幾乎總是在海上捕魚和來回解除安裝貨物。對于急需飼料(野生魚)養殖業來說,任何時候都有一個原料供應為王。

為了增加捕撈量搶占市場,甘比亞漁民傾向于購買有三五個家庭的船隻,然後及時輪流捕魚,這確定了購買者總是有新鮮便宜的魚等着買,直到後來所有買家隻認出甘比亞漁民。

不僅如此,甘比亞漁民還提出了一個古怪的提議,将標明的海鮮"傳遞"到貨船的傳送帶上。可以假定,甘比亞将從許多捕魚大國中脫穎而出,這些捕魚大國導緻鄰國的漁民将海産品運往這裡出售。

最大的海鮮市場之一位于班加海岸線,距離首都班珠爾120公裡,從十幾名漁民到今天的30,000多名永久居民,如果包括流動人口,則至少100,000人。外來者主要是來自鄰國的漁民、小販和搬運工。

雖然邦加隻是一個鎮行政機關,但遠比一般城市重要,甚至甘比亞政府也表示要打造世界上唯一的"海鮮國際貿易區"。從漁村到"國際大都市",Banga隻使用了十多年,現在建立了海關以促進數十個國家之間的貿易。

随着漁民和漁船數量的增加以及個人所得份額的日益降低,除鮪魚等價值較高的魚類外,大多數漁民的漁獲量都減少到動物飼料(魚粉)或養殖魚類,這是甘比亞人均海鮮消費量遠高于非洲平均水準的主要原因。也許班加人吃了太多的海鮮,他們制作魚的方式是獨一無二的,以熏魚為主要焦點,受到歐洲美食家的歡迎。

就連多餘的海鮮也不用擔心銷售,因為2015年中國一家飼料加工廠正式開業,年加工的魚粉高達1000萬噸,也就是無窮無盡的海鮮上線。世界上最有能力的飼料廠也為甘比亞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前景,Banga的未來是光明的。(<b> 本文轉載自《</b><b>走在陌生人的道路上</b><b>》。如果您有版權問題,請聯系</b>[email protected]<b>.</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