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日課
元曲三百首
導 讀
馬緻遠(約1251—1321以後),号東籬,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時期志向遠大,但仕途多舛,政治抱負一直沒能實作。晩年不滿時政,隐居田園。馬緻遠曾與李時中、花李郎、紅字李二等名家一起加入元貞書會。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馬緻遠的散曲數量最多、流傳最廣,所著雜劇今知有15種,散曲小令115首、套曲27首,有輯本《東籬樂府》。與鄭光祖、白樸、關漢卿并稱為“元曲四大家”,後世又稱其為“曲狀元”“馬神仙”。《太和正音譜》稱“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小令《天淨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今選小令27首,另從套數中選取3段,内容涵蓋了懷古、歎世、抒懷、羁旅、相思、歸隐等各個方面。下面以曲牌分組,進行簡單介紹。
《壽陽曲·遠浦帆歸》描繪的是一幅江村漁人晩歸圖,既寫出江南漁村的美景,又寫出漁人勞作後的輕松愉悅之情。
“
【雙調】壽陽曲·遠浦1帆歸
夕陽下,酒旆2閑,兩三航未曾着岸3。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注
釋
1浦:水邊或河流入海處。
2酒旆(pèi):酒旗。
3航:船。着岸:靠岸。
譯
文
夕陽下,酒旗悠然高懸,江面上還有兩三隻小船未曾靠岸。落花的香氣彌漫在水面上,茅舍籠罩在暮色中,斷橋頭上賣魚的人已經走散。
本解讀摘錄自嶽麓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