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泡沫刺得好

這個泡沫刺得好

1

自中央釋出雙減政策(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後,對K12教育訓練機構的規範管理已深得人心。

既避免了教育的重複投入、過度内卷,又減輕了家長的教育負擔,還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發揮創造性特長,這對提升社會整體幸福度、甚至生育率并由此影響到經濟持續增長等,都有積極作用。

課外教育訓練正由無序走向有序,但其中的一個泡沫風險仍值得關注…預付費下的集資行為,貸款授信堆積的金融泡沫,及由此帶來的卷款跑路風險。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釋出一份政策性檔案,即《關于加強校外教育訓練機構預收費監管工作的通知》。

這個泡沫刺得好

《通知》對教育訓練機構的預收費周期、預收費資金管理等都做了明确的要求,但其中三個有關信貸的要求引人關注。

一.面向中國小生的教育訓練不得使用教育訓練貸方式繳納教育訓練費用。

二.不得對未按要求進行審批備案、不具備相關資質條件、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風險隐患的校外教育訓練機構授信或開展業務合作。

三.禁止誘導中國小生家長使用分期貸款繳納校外教育訓練費用。

什麼意思呢?

就是不規範的校外教育訓練機構不得通過貸款融資擴充校舍及開拓業務,中國小生的教育訓練費不得來自貸款,禁止誘導家長采用分期貸款繳納學費。

前些年校外教育訓練火爆時,教育訓練機構通過大量銀行貸款租賃新教室、招聘新員工、開拓新業務,并聯合一些金融機構(有銀行、也有網貸平台)開展教育訓練貸或分期貸款,讓當下無力支付學費的家長通過貸款繳納學費,并由此累積了大量金融風險。

如果某些教育訓練機構卷款跑路(其實已經出現),不僅教育訓練無法繼續、家長還得繼續承擔還貸壓力,除了會造成一定的金融系統性風險、還會釀造社會不穩定…尤其在校外教育訓練嚴監管的當下,卷款跑路的案例呈上升趨勢。

校外教育訓練的這個泡沫,越早刺破越好。

2

關于泡沫,我們最能了解的就是資産泡沫。

比如股市或樓市,當其價格不斷暴漲、遠遠高于其價值時(對于房子來說可了解為月供遠大于租金,對于股票來說可了解為分紅收益遠低于銀行存款利息),我們就會說存在資産泡沫。

泡沫怎麼形成的呢?泡沫是錢堆積出來的。

當大家都拿着錢去瘋狂追逐某個标的,不管是房子股票還是字畫茶葉、也不管是煤油汽等大宗商品還是期貨數字貨币等虛拟産品、甚至是日常食用的肉蛋水果蔬菜等,隻要有錢的流入聚集、有大量的人去買,就會造成泡沫。

可很多人了解的錢還停留在儲蓄存款、自有資金上面,其實還有一種錢很多人都忽視了、但其威力更大…這就是貸款。

大家的存款積蓄一般都有個上限、且其積累需要漫長的時間,而貸款則完全不同。

現在的貸款就是一個數字元号、是通過銀行放貸出來的,理論上貸款無上限、且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内創造出來…你去銀行借100萬也就是幾天辦個手續的事(想想房貸是不是這樣),可如果讓你存100萬、那難度可不隻是上了一個量級。

如果這些貸款再定向的流向某個領域,那泡沫的堆積就确定無疑了…房地産的泡沫就是這樣堆積出來的。

大家以為泡沫是有錢人堆積出來的,實際上泡沫是沒錢的人通過貸款堆積出來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如此、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如此、房地産的泡沫同樣也如此。

本來校外教育訓練應用家長的自有資金,此時流入教育訓練行業的資金還算有限,可一旦沒有支付能力的家長可以貸款、那流入教育訓練行業的資金就會暴增,教育部釋出的這個新《通知》就是提前預防教培泡沫的泛起。

其實,這些年通過信貸吹起泡沫的不止校外教育訓練。

想讀個MBA沒有錢怎麼辦?可以辦個教育貸啊;想整型變美沒有錢怎麼辦?可以辦個醫美貸啊;想外出旅遊沒有錢怎麼辦?可以辦個旅遊貸啊……

而這些貸款對經濟拉動有限(車貸/裝修貸等就能拉動較長的實體産業鍊),回報又難以量化(貸款辦廠開店則可明确量化),很容易堆積泡沫。

其實,這也是社會過度金融化的風險。

3

關于社會金融化、大家的感觸已經很深了,隻是不知道如何表達。

樓下的理發店充值辦卡更有優惠,于是充了1000塊;商場裡的面包店充值辦卡折扣更低,于是充了1000塊;經常聚餐的餐廳充值辦卡還額外贈送儲值額,于是又充了2000塊;美容院/健身房總不能去一次付一次錢吧,怎麼辦呢?充值啊、于是又充了1萬塊。

表面看、這都是實體企業,可這一番操作其實都是金融企業的行為…屬于募資集資行為。以為玩得是實業,其實玩得是金融。

這種預售、預付費的經營模式,憑空的放大了經營杠杆、吹起了金融泡沫、埋下了風險隐患。

本來大家應該用自有資金去消費、商家應該用自有資金去經營,可一旦能借用杠杆就完全不一樣了。

消費者可刷信用卡/網貸/銀行貸款去消費,且是預付費、即還沒消費呢錢就已經支付了。經營者除了能借用銀行貸款擴大經營外,更可以通過預收費模式募集資金、來擴大經營。

也就是說,消費被人為放大了、市場需求被人為放大了、經營投資被人為放大了……總是就是借助杠杆,社會被過度金融化了。

一旦後續的透支不能繼續,杠杆就很容易斷裂…消費者過度消費負債累累、經營者過度投資負債累累,最終演變成金融系統性風險、并讓全民買單。

K12教培嚴監管是社會去杠杆、去金融化的一部分,不得使用貸款繳納教育訓練費、不得誘導使用貸款分期支付學費、不得使用貸款拓展業務是防止教培泡沫的重要手段。

如果校外教培聚集了大量的錢、如果家長往校外教培投入了大量的錢、如果校外教培的泡沫越吹越大,一旦泡沫破滅…教培機構、家長、學生、甚至社會都将付出巨大的代價。

其實不僅校外教培機構,任何預售、預付費經營模式的企業機構(除了上面說的理發店/美容店/健身房外,房地産按揭預付款更需要嚴監管)都應接受監管,防止資金挪作他用、防止用預付費資金撬動更高的杠杆……

校外教育訓練這個泡沫刺得好!希望開個好頭,給其他預付費經營做個榜樣模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