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開發地下空間,讓城市更有“韌性”

科學開發地下空間,讓城市更有“韌性”

21世紀是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時代,地下空間的可持續發展與高品質開發已成為國際共識。

近日召開的第三屆全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上海峰會,以“建構低碳韌性城市,推進地下空間精細管理”為主題,聚焦“防洪減災”“技術創新”“韌性低碳”“數字智能”等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發展趨勢,關聯各國交流分享地下空間發展曆程中的實踐經曆、靈感想法,為建構低碳韌性城市提供可借鑒的經驗,為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合理規劃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共同助推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水準的進一步提升與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針對“雙碳目标下新時代城市建設與立體城市”展開了深入探讨,聚焦城市建設中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方面,為建設高品質生态環境提供了諸多可行的想法和建議。

他指出,新時代的城市發展面臨着全球變暖的嚴峻挑戰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壓力,為此,我們需要合理開發與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建設防災減災高水準的韌性城市,打造工業、建築、交通低碳排放和生态與人工強碳彙的“雙碳”城市。

上海市經信委資訊化推進處(大資料發展處)副處長山棟明圍繞“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城市空間重構的思考”展開研究,為城市空間重構提供了新思路,對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節約資源具有重要意義。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城市空間重構面臨“數字底座化”的趨勢,受到“技術革新”和“制度創新”的二輪驅動,經曆了“從3D向數字孿生轉變”“從資訊化向知識化轉變”“從規劃設計向全過程、全生态轉變”的三個轉變。并提出,未來城市數字底座所具備的資料能力、知識能力和算法能力,将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正确應用,展現出自生長、有意識和積木化、組合式的特征。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王恒棟圍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安全管控技術”展開讨論,指出城市地下管線對城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圍繞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防控和建設方面提出了諸多指導性建議,為白皮書規範的領域提供了思路。

他表示,地下管線是保障城市運作的重要設施和生命線,目前最緊迫的問題是要摸清地下管線的“家底”,完成城市地下管網的普查,逐漸更新地下管線系統,不斷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

本次會議由聯合國人居署、國際地下空間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聯合主辦,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聯合承辦。自2019年以來,全球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上海峰會取得了豐碩成果,制定了一系列指導性檔案,2019年《上海宣言》和2020年《國際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綱要》的釋出是大會交流成果的展現。今年,大會将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建議進行歸納總結,制定修改《未來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白皮書》,為建設具有适應氣候變化和抵禦災害能力的韌性城市提供普适性和指導性經驗。

作者:史博臻

編輯:張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