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詞故事」宋海洋 || 劉禹錫兩首桃花詩的故事

作者:依依楊柳霏霏雨雪
「詩詞故事」宋海洋 || 劉禹錫兩首桃花詩的故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禦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1. 玄都觀桃花

唐 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在這首詩中,劉禹錫借看桃花一事,大膽諷刺了那些狼狽為奸、趨炎附勢的朝廷官員們。

  劉禹錫在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貞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後,被朝廷“以恩召還”,回到長安。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觀賞桃花,寫下了《玄都觀桃花》這首詩,不料又因詩句“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觸怒新貴,再次被貶為連州刺史。

  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人在作品裡把玄都觀的千株桃樹比作朝廷中的新貴,是以作品一起筆便暗示了新貴聲勢顯赫,滿朝趨奉的情景;後面兩句則諷刺他們是作者離開朝廷後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發戶,表示了極大的鄙視。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作品名曰《玄都觀桃花》,可詩人開篇卻并未寫桃花,而是極力渲染京城大街小巷喧鬧的場面,寫觀花歸來的人,用意何在?“紫陌紅塵拂面來”,京城裡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喧鬧不堪,塵土飛揚,這是去玄都觀看花的人鬧得嗎?不是。那又是誰呢?作品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讓讀者去想,想其中暗喻的那些依靠阿谀奉承起家的新權貴們,是那些人把京城搞得烏煙瘴氣,煙塵撲面。再看看“無人不道看花回”。在這裡,詩人寫“看花”,沒有去,隻寫了回,并且是“無人不道”,這四個字巧妙地再現了人們看花以後歸途中的滿足心情和愉快神态。這流露于外的心情、神态,有看花的真實感受,更應該有攀附權貴的奸佞小人的洋洋自得。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意為玄都觀裡的上千棵桃樹都是我離開京城後才栽種的。但是,這隻是表面,不是詩人要表露的本質所在。詩句蘊含的深刻意義在于告訴人們:那些新貴們都是“我”被貶離開京城之後靠阿谀獻媚攀爬上高位來的,根本不值得一觀。借題發揮,諷刺那些政治暴發戶,表達了詩人内心極大的鄙視和無情的諷刺。

「詩詞故事」宋海洋 || 劉禹錫兩首桃花詩的故事

2. 再遊玄都觀 唐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從這首詩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劉禹錫當年的那份剛直與傲慢,是以劉禹錫也便成了人口口中的“倔強先生”。

  該詩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續篇。詩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雲:“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時,此觀未有花。是歲出牧連州(今廣東省連縣),尋貶朗州司馬。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複為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觀,蕩然無複一樹,惟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時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說得很清楚,詩人因寫了看花詩諷刺權貴,再度被貶,一直過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長安任職。在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政治鬥争仍在繼續。作者寫這首詩,是有意重提舊事,向打擊他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複就屈服妥協。

  和《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樣,此詩仍用比體。從表面上看,它隻是寫玄都觀中桃花之盛衰存亡。道觀中非常寬闊的廣場已經一半長滿了青苔。經常有人迹的地方,青苔是長不起來的。百畝廣場,半是青苔,說明其地已無人來遊賞了。“如紅霞”的滿觀桃花,“蕩然無複一樹”,而代替了它的,乃是不足以供觀覽的菜花。這兩句寫出一片荒涼的景色,并且是經過繁盛以後的荒涼。

  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之“玄都觀裡桃千樹”,“無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強烈的對照。下兩句由花事之變遷,關合到自己之升進退,是以連着想到:不僅桃花無存,遊人絕迹,就是那一位辛勤種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終,可是,上次看花題詩,因而被貶的劉禹錫現在倒又回到長安,并且重遊舊地了。這一切,是不能預料的。言下有無窮的感慨。

  再就其所寄托的意思看,則以桃花比新貴,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相同。種桃道士則指打擊當時革新運動的當權者。這些人,經過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因而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新貴也就跟着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煊赫聲勢,而讓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淨盡菜花開”一樣。而桃花之是以淨盡,則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果。

  詩人想的是:這,也就是俗話說的“樹倒猢狲散”。而這時,我這個被排擠的人,卻又回來了,難道是那些人所能預料到的嗎?對于扼殺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敵,詩人在這裡投以輕蔑的嘲笑,進而顯示了自己的不屈和樂觀,顯示了他将繼續戰鬥下去。

  劉禹錫玄都觀兩詩,都是以比拟的方法,對當時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諷刺,除了寄托的意思之外,仍然展現了一個獨立而完整的意象。這種藝術手法是高妙的。

「詩詞故事」宋海洋 || 劉禹錫兩首桃花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