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時羅素考慮大幅調整其中國指數

作者:Arethusa秋蕾

富時羅素首席執行官斯塔爾表示将調整富時中國A50指數,可能将指數成分股數量增加一倍。此舉是為了應對港交所的競争。

富時羅素考慮大幅調整其中國指數

富時羅素(FTSE Russell)正考慮對新加坡一項被廣泛使用的中國期貨合約所依賴的指數進行重大調整,包括可能将該指數的成分股數量增加一倍。此前,香港交易所(HKEx)打破了其競争對手對這一非常受歡迎的交易的壟斷。

富時羅素首席執行官阿爾内•斯塔爾(Arne Staal)表示,該公司可能會根據投資者的回報意見調整其富時中國A50指數(FTSE China A50 index)。該指數對于尋求對沖中國股票敞口的國際交易員來說是一個關鍵工具。

富時羅素和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資料顯示,新加坡交易所的A50指數期貨的成交量已同比上升20%,至930萬份合約。

近期中國經濟因煤炭短缺和房地産開發商的流動性危機而受到幹擾,這加劇了中國股市的波動,突顯出全球投資者對對沖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長。今年以來,全球投資者已向中國股市投入了數百億美元資金。

富時中國A50指數涵蓋了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50家最大公司,其中包括全球市值最高的酒品集團貴州茅台(Kweichow Moutai),以及中國最大的私營保險公司平安保險(Ping An Insurance)。

斯塔爾表示,向投資者征求意見的過程最近已經結束,正在考慮的變化包括指數擴容,有可能擴大到包含100家公司。

投資者還被問及是否對該指數基于市值的股票權重計算方法感到滿意,以及他們更願意使用哪些管道來投資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公司。

斯塔爾表示:“市場在變化,經濟在變化,指數也需要更新,以反映投資者目前正在尋找的投資機會的透明度。”他還說他希望該指數盡可能保持其“重要性”。

該指數是新交所廣受歡迎的期貨合約的基礎,在這些潛在的變化之前,香港交易所上月打破了新交所的壟斷,推出了自己針對中國内地股票的産品。

去年5月,港交所還從新交所手中奪走了一份重要的衍生品許可協定,該協定允許新交所根據指數提供商MSCI的37個股指提供期貨和期權合約,這些股指大多位于亞洲。新交所持有該協定已有20多年。

斯塔爾表示,在港交所交易的期貨合約所依據的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MSCI China A50 Connect index)的構成提供“的敞口與我們的截然不同”。

新交所首席執行官羅文才(Boon-Chye Loh)補充稱,富時中國A50期貨是一種“超流動”合約,随着中國市場繼續開放,該合約對國際投資者仍将至關重要。

他們表示,新交所和富時羅素已確定新交所逾90%的指數期貨成交量沒有随MSCI的新産品轉移至港交所。

即便如此,新加坡交易所的衍生品業務在過去一年還是受到了打擊。在截至6月底的12個月裡,其股票業務衍生品收入下降20%,至2.884億新元(合2.13億美元)。

自8月份釋出業績、披露淨利潤下降7%至4.47億新元以來,新交所股價已暴跌近20%。今年以來其股價上漲約7%,而同期港交所股價漲幅為12%。

晨星(Morningstar)資深股票分析師胡啟泰(Michael Wu)表示,對富時指數進行調整“将有助于更好地與中國經濟對齊并全面反映中國經濟”。

他補充道,“有人擔心新交所會被港交所取代……但它确實有生态系統效應”——他指的是中國A50期貨市場的高流動性和現有投資者的強勁需求。“總的來說,新加坡交易所在衍生品方面一直非常勇于創新。”

其他人則對新交所的前景不那麼樂觀。花旗(Citi)分析師表示,他們預計新的期貨短期内對港交所利潤的提振有限,因為成交量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新交所合約的水準。但他們補充稱,“長期而言,港交所在(中國在岸股票)衍生品方面所處的地位似乎比新交所更有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