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高雄的葉智國,自2019年到廣東省肇慶學院任教以來,已有兩年時間。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高速發展以及高等教育對教職人才的求賢若渴,讓許多台灣青年才俊選擇西進大陸求職、任教。這批年輕的“台籍教師”作為橋梁,讓兩岸在教育領域的聯系和交流愈發密切。
赴陸任教,并非是葉智國的首次“大陸之行”。早在二三十前,葉智國便跟随父親葉華貴回到江西老家探親,隻是之後又因故與親人失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大時代的苦難與悲哀</h1>
葉智國的父親葉華貴,生于1931年,祖籍江西廣豐(現隸屬上饒市)。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葉華貴參軍離家,跟着國民黨部隊來到東南島嶼台灣。
不久,台灣當局頒布“戒嚴令”,規定自1949年5月20日零時起,對包含台灣本島、澎湖群島及其他附屬島嶼在内的地區實施軍事戒嚴,兩岸官方、民間的交流聯系全部被切斷,兩岸也是以開啟了長達38年的“冰封期”。
眼看無法回家,葉華貴隻能為自己在異鄉的餘生做打算。他在台灣成家立業,與妻子葉邱菊英生有三個孩子葉慧貞、葉智聰、葉智國。
對于故鄉的思念,葉華貴不輕易與妻孩提起,但返鄉心願卻像一顆種子在他心中慢慢萌芽。

江西籍老兵葉華貴今年已有90歲高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生,奉一杯茶;死,獻一炷香</h1>
“生,則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這是上世紀80年代末,飄蕩在台灣大街小巷的一句智語。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令”,以赴台老兵為主的群體、組織發起“返鄉運動”。最終,在社會各界的呼籲和争取之下,時年年底,海峽兩岸幾乎同時頒布了相關政策,正式開放赴台老兵回大陸探親。
正因如此,葉華貴帶着一家老小,經香港中轉,得以回到闊别已久的江西故鄉。
“那時家鄉還很貧瘠,但親朋好友對我們都很照顧,大家還一起去給爺爺奶奶掃墓。”談起幼年時期随父親第一次回鄉探親的情景,葉智國依然記憶猶新。
葉華貴帶着一家人回江西老家祭祖、探親
盡管當時老家生活條件艱苦,但台灣葉家人并不介意,還貼心地準備了項鍊、手環等小禮物,一一為親人佩戴好留作紀念。探親結束後,兩岸親人留下了聯絡位址,借助書信繼續保持聯系。
兩岸親人重逢,不變的是骨肉情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台灣大地震,老家急關切</h1>
1999年9月21日淩晨1時47分,台灣中部的南投縣集集鎮境内發生裡氏7.3級大地震,造成大量群眾傷亡、受災,引發全球關注。
9月25日,擔心台灣親人安危的老家人給葉華貴寄了一封信:
驚悉台灣21号淩晨地震,損失很大。從新聞看到,震中位置屬台灣中部,對高雄影響不大,但地方小,又屬七級以上強烈地震,離台中又那麼近,作為侄子也放心不下,特來信詢問大伯全家大小遭受到影響否……
危難時刻還能收到老家信件,葉華貴一家人倍感溫暖,立即回信向親人報平安。聽聞親人無恙,老家人也放下心來,期盼早日再見:
……适逢中秋節,也是大團圓的節日,您又離我們那麼遠,期待您明年中秋回家團聚……
此後,在網際網路還不發達的歲月裡,兩岸親人就這樣你一來、我一往,依托着書信跨越海峽,維系着兩岸親情。
大陸親人寄到台灣的信件
除了日常問候外,老家人還向台灣親人介紹家鄉的新變化、家庭成員的新發展。
“我聽說好幾個堂兄弟都去了上海工作,我還留有他們在上海的名片和住址。”
在千禧年後的幾次書信聯系裡,葉華貴的侄子葉身健介紹自己“在上海做了點小生意”“子女大學畢業也來上海工作了”,他還邀請台灣大伯一家來上海做客。
自家親人和整個大陸一片朝氣蓬勃的發展景象,讓身在台灣的葉家人看在眼裡,不免為大家感到高興。
然而,約15年前,連同電話号碼、電子郵箱位址等在内的聯系方式全部失效,葉智國向老家舊址、親人上海位址寄信,也都沒有回音。
“那時,我們家裡人大多外出打工,又搬了幾次家,是以台灣親人才聯系不到我們。”葉身健介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頭條尋人志願者,多方努力助團圓</h1>
聽聞90歲的葉華貴心心念念要找到大陸親人,頭條尋人兩岸尋親公益項目于3月29日為老兵釋出了一篇題為《台灣籍高校教師尋找江西、上海親人:父親葉華貴是赴台老兵,921大地震時曾收到親人的慰問信》的尋親消息,并将該消息精準推送給江西、上海兩地的今日頭條使用者,向社會大衆征詢尋親線索。
同時,尋親消息釋出後,立刻引起了湖北志願者尋人團及上饒市廣豐區志願者周小飛的關注,大家幫忙在當地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機關走訪、打聽。
第二天,在多方助力之下,葉身健在深圳工作的兒子葉秀華聞訊聯系上頭條尋人,并發來了家中珍藏的舊照片給予從業人員進行核實,兩岸親屬終于相認。
江西葉家人珍藏的台灣親人舊照片
“智國叔您好呀!我是秀華!小時候我們合影過的,不知道智國叔叔有沒有印象?”
“秀華你好!能聽到你們的聲音我真的太感動了!”
為了友善聯系,頭條尋人為兩岸親屬搭建了微信群組,群組成員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熱鬧,大家都為久别後的重逢感到高興。
此時,老家人都十分想念遠在台灣的長輩葉華貴,但由于疫情期間兩岸往來不便,于是葉智國決定先代表父親與同在廣東的侄子葉秀華相聚,等到長假再回去江西老家祭祖、探親。
久别重逢的兩岸葉家人
這是頭條尋人成立兩岸尋親項目以來,成功找到的第321個案例,同時也是頭條尋人與志願者合作後,聯手幫助找到的第1009個案例。今日頭條兩岸尋親服務,由頭條尋人與台灣ETtoday新聞雲作為媒體合作方一同釋出。如果您家裡也有親人失散在台灣,或者您身在台灣,想幫助台灣的老兵尋找大陸親人,可以發郵件給我們([email protected]),也可通過頭條尋人的臉書粉絲專頁(名稱:頭條尋人)聯系我們。
(此處已添加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