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是人的一種基本情緒。每個人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産生恐懼,特别是當遇到陌生的環境或不利的環境時,恐懼感會更加強烈。
一個遊客為了領略山間的野趣,一個人來到一片陌生的山林,左轉右轉迷失了方向。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迎面走來了一個挑山貨的美麗少女。
少女嫣然一笑,問道:“先生是從景點那邊走迷路的吧?請跟我來吧,我帶你抄小路往山下趕,那裡有旅遊公司的汽車等着你。”
遊客跟着少女穿過叢林,陽光在林間映出千萬道漂亮的光柱,晶瑩的水汽在光柱裡飄飄忽忽。正當他陶醉在這美妙的景緻時,少女開口說話了:“先生,前面一點就是我們這兒的鬼谷,是這片山林中最危險的路段,一不小心就會摔進萬丈深淵。我們這兒的規矩是路過此地,一定要挑點或者扛點什麼東西。”
遊客驚問:“這麼危險的地方,再負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險嗎?”
少女笑了,解釋道:“隻有你意識到危險了,才會更加集中精神,那樣會更安全。這兒發生過好幾起墜谷事件,都是迷路的遊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我們每天都挑東西來來去去,卻從來沒有人出事。”遊客還是猶豫不決,但他心裡充滿了對鬼谷的恐懼。

“難道沒有别的辦法嗎?”遊客看起來很害怕。
“隻能從這裡走了,隻要注意力集中一些就不會出問題。”少女耐心地開導遊客。
天色漸漸晚了,遊客望着眼前的鬼谷不禁冒出一身冷汗。但沒有辦法,他隻好接過少女遞過來的兩根沉沉的木條,扛在肩上,小心翼翼地走過這段“鬼谷”路。
遊客回頭看了看這令人生畏的鬼谷,他發現鬼谷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樣深,但為什麼自已開始不敢跨越呢?
這便是恐懼在作怪了。
恐懼就在我們身邊,每一個人都會感覺到它的存在。恐懼起源于我們自身,發自我們内心,是我們自已吓怕了自已。事實上,也确實如此,有些事情本身并不恐懼,往往是我們對它們了解不夠,或者根本不了解。從博弈的角度上講,也就是無形中高估、放大了對手的能力,貶低了自身的能力,是以,失去自信心,不相信自已能戰勝對手。
很多事情,你現在覺得害怕,但是一旦你面對它,并駕馭它以後,它很可能會變成你所喜歡的。恐懼不是不可戰勝的,一旦有了恐懼心理,應當立刻拿出勇氣來與它對抗。正如羅斯福所言:“克服恐懼最佳的對策,就是勇敢地面對它。”
每個正常的人都可以自發地控制情緒,可以改變自已對事物的認識,用理性和行動控制自已的一系列想法,克服自已的恐懼心理,形成無畏思想,激勵自已采取能夠戰勝恐懼的積極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