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水門橋:正是有最勇敢的人死不旋踵,才有如今的繁榮和安甯

作者:惠集讀書社

剛剛看完《水門橋》,兩個半小時的觀影過程中,一直是熱淚盈眶的狀态,隔壁四座也都是連綿的抽泣聲。

為了不至過于劇透,說幾個感觸深刻的細節。

去往水門橋的路上,七連碰到了炮營。千裡跟營長寒暄時,對方問了一句,雷公呢?千裡頓時默然。

第一次執行炸橋任務時,神槍手平河跟萬裡說,你哥哥百裡是因為我死的。萬裡回答,百裡是我哥,你也是我哥,七連的所有戰士都是我哥。

配置設定好戰術後,連長和指導員站在隊伍前列,向着遠處天邊的夕陽敬禮。翻過連綿巍峨的雪山,便是祖國的邊界。戰士們口中輕輕喊着,新中國萬歲!

妻子跟指導員送别,一路送了幾十裡,但終有一别。江南竹林,蔥翠如畫,妻子緊緊摟住丈夫,說,一定要活着回來。

水門橋:正是有最勇敢的人死不旋踵,才有如今的繁榮和安甯

指導員駕駛着裝滿炸藥的裝甲車,嘴裡含着女兒的半幅照片,從山上俯沖入敵人陣地,裝甲車爆炸時,照片飛出,女兒的笑顔映滿了整個熒幕。

餘從戎犧牲前,遙對戰友們敬禮,七連的兄弟們,永别了。然後向着遠離隊伍的方向狂奔,如雷公一樣,在漫天火焰中慨然赴死。

犧牲的戰士裡,有幾位的名字,叫春耕、有田、務農,應該都是農家的孩子。這場戰争之目的,正是為了保護他們剛剛分到的土地。

硝煙冷卻後,戰場上仍有一隻紅圍巾在迎風飄揚,白雪地裡一抹耀眼的紅色,象征着戰士的熱血,也寓意着不盡的希望。

最後一次點名,有的隊伍135人減員到31,有的是152人減員到32人,都是傷亡慘重。

七連的戰列上,孤零零隻剩下一個人,“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一百五十七人,實到一人!”

兵團長問萬裡,你有什麼願望?萬裡回答,我要求能恢複七連建制。番号在,七連人便永遠在。

第一部開頭,伍仟裡抱着大哥百裡的骨灰,回到家鄉。第二部結尾,伍萬裡捧着二哥千裡的骨灰歸家。

江南水鄉裡,别樣的肅穆莊重,這位少年終于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士。

李太太說她淚淺,不忍心去看,于是我一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

出了電影院,恍如隔世,大年初一,街上節日氣氛濃郁,眼前卻不停閃現着冰天雪地裡的慘烈和悲壯。

正是七十多年前,這群最勇敢的人死不旋踵,才有了如今的繁榮和安甯。

攻下美軍機場後,餘從戎指着一架正在燃燒的直升機,對連長說,這飛機能直上直下,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會有這麼好的東西?

連長說,肯定會有這一天的。

如今的盛世,正如你們所願。

本文作者李怡楚,惠集讀書社特約創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