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公,嬴姓,趙氏,名石,秦桓公之子。史書記載,秦景公治理秦國長達39年。秦景公在位期間,秦國的國力不斷提升,勢力向中原地帶擴充。秦景公死後,關于他的墓地一直是個謎,直到上世紀70年代被考古人員發現。圖:秦公一号大墓

秦景公墓地又稱秦公一号大墓,位于陝西寶雞市風翔縣,這座墓地曆時十年發掘,是迄今我國考古界發掘的最大一座古墓。圖:鳥瞰秦公一号大墓
秦公一号大墓,又被稱為“東方倒金字塔”,因為整座如同一座倒立的金字塔。這座大墓開創了“五個之最”“: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墓葬;墓内人殉數是已發現的西周以來墓葬最多的一個;墓内發現了中國最早、等級最高的葬具黃腸題湊;椁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例證;大墓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的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珍貴的文字資料是研究秦國的第一手資料。
當時最高等級葬具黃腸題湊的柏木,由堅硬、黃亮的柏木做成,每層56根,重300多公斤。采用這樣的葬具也暴露秦國的野心,因為“黃腸題湊”是天子才有資格享用的。
秦公一号大墓呈“中”字形,坐西向東,由底到頂有三層台階,台階環繞墓壁,寬2至6米,第三台階中部即為椁室。主椁室位于墓室中部,東西長約16米,南北寬約8米;副椁室位于主椁的西南,東南長5米多,南北寬約7米。從墓底到地面有八層樓高,從上往下看,就像一個倒金字塔。圖:秦景公生平簡介
秦景公石磬(複制品)。當年這塊石磬上有180多個刻字,字型為籀文,酷似“石鼓文”。正是這180多個刻字,讓專家解讀出墓主人就是秦景公。
秦公一号大墓旁邊的祭祀坑,考古人員當年在裡面發現了很多殉馬等其他動物遺骸。
秦公一号大墓複原示意圖。專家表示,秦公一号大墓雖然在兩千多年間,遭到200多次盜掘,但還是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
秦公一号大墓最血腥殘忍的一幕,證明了兩千多年前的陋俗,人殉。秦公一号大墓墓室裡的殉人達到了186人,是已發掘的墓葬裡殉人最多的一座。殉葬者中既有地位低下的奴隸,也有地位較高的貴族。殉葬者中有的人一棺一椁,有的人僅用一棺,最下層的人無棺無椁。圖:“殉匣”和“殉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