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築夢龍江·出彩人生報告稿:癡情牧馬人

築夢龍江·出彩人生報告稿:癡情牧馬人

城子河區福源挽馬繁育基地徐志博

各位上司、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大學畢業後,回鄉創辦城子河區“黑龍江挽馬”繁育基地的徐志博,今年23歲。“無悔創業夢癡情牧馬人”,現在,我向大家彙報我的“圓夢三部曲”——

我創業的第一步:心有夢想,勇于擔當。我是在東海煤礦一個礦工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就喜歡動物。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我養的英國古代牧羊犬生病,在寵物醫院打針花了300多元,那時,我就開始關注獸醫這一行,印象中這一行掙錢多;特别是我的外公當過騎兵、經曆過戰争,他給我講過許多馬的故事,更讓我從小就對馬情有獨鐘,向往着自己将來也騎上高頭大馬,威風凜凜。這些都促使我在聯考填寫志願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吉林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

因為熱愛這一行,是以我學習十分刻苦,成績優秀。早在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其實我就有許多選擇,包括出國的機會,但我還是選擇了山東蓬萊的一個馬場,做配種師和獸醫。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次,馬場一匹純黑色阿拉伯馬出現腹痛症狀,從外地請來的獸醫診斷:這馬患的是結症,救不活了。可我沒信那個邪,“死馬”也當活馬醫:我一邊精心給馬喂藥,一邊牽着馬不停地走,目的是把馬阻住的腸道順開。整整三天三宿沒睡,人快累倒了,奇迹也終于出現了——“死馬”讓我救活了!這次,我為馬場挽回了60多萬元損失,老闆給我的工資漲到6000元。我的吃苦精神和業務能力漸漸被認可,不久,我又被調到了天津一家國際馬術俱樂部,并晉升為總經理助理。

然而,在這裡的一個特殊機緣,改變了我的人生,也讓我背負起“天降大任”的創業曆練。

我結識了一位資深養馬人。當得知我是從黑龍江來的,他非常動情地給我講述了“黑龍江挽馬”的故事,讓我了解了“黑龍江挽馬”的前世今生:“黑龍江挽馬”屬挽乘兼用型馬,是由山河馬、蒙古馬、蘇維埃重挽馬等雜交而成,我國現代馬匹育種改良創始者崔步青,親自為其鑒定基因育種群。1953年,我國從前蘇聯引進蘇維埃重挽馬,下分給黑龍江各馬場進行繁育。改良後的“黑龍江挽馬”,克服了原馬種蹄小負重輕的弱點,在十萬官兵開發北大荒的創業時期,做出了巨大貢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城市鄉村大部分運輸任務,都是由“黑龍江挽馬”完成的,那時,雞西礦區的千尺井下也奔跑着“黑龍江挽馬”的運輸大軍。可以說,“黑龍江挽馬”承載着北大荒創業開發曆史的凝固記憶,是那一段輝煌曆史時期的親曆者、參與者、見證者,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但随着時代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後,機耕逐漸取代畜耕,全國馬匹數量大幅度減少,我省的“黑龍江挽馬”也走入了低谷。

由于對“黑龍江挽馬”的深入了解,一種責任感重重地壓在我的心頭: “黑龍江挽馬”,它是多麼有魅力的文化符号啊!我的家鄉在穆棱河畔,“穆棱”的滿語就是“牧馬”的意思。這裡有養馬的基礎,有适合馬生長的環境,我要回家鄉養馬。

然而,在天津,我是就業,條件優越,我的女朋友是法國留學生,她一直争取我和她一起回法國發展;回家鄉,我得創業,前路茫茫,我隻身一人回礦上養馬,一定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難題。兩相對比,我的内心确實很糾結,但“黑龍江挽馬”已瀕臨滅絕,如果在我們這一代人手裡真的滅絕了,我們會悔恨終生!而且我堅信,雞西有我實作夢想的土壤.就這樣,我毅然放棄了在天津的優越工作和去法國的難得機會,回到雞西擔起了“黑龍江挽馬”保種繁育的重任。

我創業的第二步:艱辛追夢,癡心不改。萬事開頭難,回到家,剛提出養馬的事,就被父母潑了一盆冷水,特别是媽媽,堅決反對:“原本供你上大學,就是希望你有一個好的将來。可現在倒好,放着在大城市的白領你不當,偏要回到咱這煤礦養馬,能有什麼出息啊!”

但我主意已定、态度堅決,并曉之以大義。為了增強大家對我養馬的信心,我不住地宣傳“黑龍江挽馬”的廣闊前景。我說,我們雞西既是老工業基地,又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是大勢所趨。現在,我緻力于瀕危的“黑龍江挽馬”保種繁育,不僅填補全國、全省空白,而且推動馬術等相關産業發展、帶動旅遊業發展。另外,發展肉用型馬市場前景也十分看好,肯定是礦區父老和周邊農民緻富的好項目。

但是,任憑我千般說、萬般勸,父母就是不為所動,總認為一個大學生回來養馬,是件挺丢臉的事。現在回想起來,那一時期,我真是像着了魔、丢了魂似的,整天茶不思、飯不想,一個人躲在小屋裡,一整就哭一場。

看到此情此景,懂馬愛馬的外公,第一個站出來公開支援我:“這孩子再這樣下去就廢了,再說孩子養馬也是正事,我看就讓他折騰去吧,不撞南牆不回頭,沒準真就幹成了呢。”

父母畢竟有舔犢之情,也在困惑中默默支援我了。為了挽救瀕危的“黑龍江挽馬”,就要選最優良的種馬,可這就得五、六十萬元。父母把家裡值錢的,包括一處房産都賣了,遠在大慶的姨家條件好些,一下借給我13萬。看着父母、親友東拼西湊起來的錢,我的心激動極了,攥緊拳頭,暗下決心:我一定要成功。

資金的難題解決了,找馬的難題又來了。

黑龍江是“黑龍江挽馬”的故鄉,可令人痛心的是,現在已經很難覓到馬的蹤影。經多方打聽,得知吉林農安有挽馬繁育場。我的心立馬火急火燎的,感覺在家一刻也呆不住了,整個春節都沒過好。大年初七,外公盡管已是75歲的老人,還是陪着我踏上了尋找“黑龍江挽馬”的祖代——蘇維埃重挽馬的漫漫旅途。

然而,沒有具體的位址和電話,到了農安,大冷的天,我們隻能一邊走一邊問。我和外公商量着,幹脆打個計程車問問吧。司機聽我說明來意,也好像受到了感動,他告訴我,他知道一個養馬大戶,上過央視“緻富經”欄目。他說,養馬人彼此都有聯系,也許能知道挽馬繁育場在哪兒。

就這樣,我們曆盡周折找到了挽馬繁育場。當我看到40多匹從俄羅斯引進的蘇維埃重挽馬、阿爾登、弗拉基米爾等祖代品種和吉林挽馬,眼前為之一亮!可場長的婉拒卻讓我的心涼了半截:“這些馬,我們自己都不夠,要是賣了,我們還怎麼保種繁育啊……”

失望!失望!失望!我是心裡一團火來的,此時卻像受了莫大的委屈。淚水在哽咽中,一下湧了出來,我恨不能就象馬一樣在地上打滾,好好哭上一場……

但我沒有心灰意冷,我決不能,讓夢想就此夭折!

我和外公風餐露宿,繼續在農安找馬,找到一家馬場沒有,再到另一家去找,希望與失望,失望與希望,在冰凍的農安鄉村原野上,一次次引領着我們一老一小越來越沉重的腳步。

10天後,我們實在沒轍了,又硬着頭皮,再次扣響了挽馬繁育場大門。外公說:“你就賣給我們幾匹吧,這孩子就是喜歡馬、想養馬,再說,我們不是販馬的,也是為了繁育保種。”看着我們一老一小真誠的樣子,場長表态:請示上級上司後給我答複。原來,這個場是長春市市長崔傑的包保項目,由農安縣政協副主席鐘萬敏負責管理。那一夜,我徹夜未眠,一直等到第二天,場長打來電話說,上級上司終于同意賣給我們4匹馬。我高興得跳了起來,因為把這4匹馬,都在2012年長春農業博覽會上得過大獎。

可回來後傻眼了。當時光想着買馬了,還沒蓋馬房,馬沒有家啊。沒辦法,冰天雪地的,我隻能一邊帶着勞工用電鎬挖地基,為挽馬建造新家,一邊還要慢慢摸索馬的脾氣秉性,安撫它們的不安情緒。在馬房沒建好之前,我隻能暫時把馬安置在僅有40平米的倉房裡。過去,它們住單間、吃牧草,如今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讓這幾匹享慣了福的“寶馬”委屈不已,開始出現了應激反應,不吃東西,脾氣也暴躁起來,幾天下來,馬便瘦了一圈。我是既心急又心疼。

三個月後,馬房建好了。但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為了減少開支,凡事我隻能親力親為,早上4點半起床,喂馬、粉草、挑水、放馬,夜裡喂完馬,已是淩晨2點了。每個馬駒,都是我親自接生,扒胎衣、斷臍帶、打針、上藥、喂母乳、輔助排胎糞,一幹6個多小時,也不知道累。在馬房裡,不是被馬噴了一身的糞,就是頂着滿頭雜草,哈欠連天。

最漂亮母馬“麗麗”是一匹蘇維埃重挽馬,體态高大,毛色油亮。即将成為母親的它,性情變得越來越溫順。可生産前幾天,它似乎有些不對勁,仔細觀察是産道水腫。果然,它生的馬駒僅活了一天。“麗麗”不停地用腳在馬駒屍體上踢來踢去,似要喚醒它的“孩子”。這時,我的心情也和“麗麗”一樣,我抱起冰冷的馬駒,禁不住放聲大哭,我想用哭聲替“麗麗”喚醒它的“孩子”:是我沒照顧好你啊!

“你這是何苦呢?”總有人這樣不解地問我。是啊,我也常常呆呆自問:何苦呢!放着在天津那麼優厚的條件,回來吃了這麼多苦、遭了這麼多罪?但醒過神來,看看已做母親的“麗麗”,摸摸最喜歡的“黑風”,想想自己背負着拯救“黑龍江挽馬”的壯志,一切迷茫、煩惱便煙消雲散。

“黑風”是這個大家庭裡最優秀的“男子漢”,肩高1米8,身長3米,一襲黑衣。這是一匹純種蘇維埃重挽馬,承擔着挽馬繁育基地“傳宗接代”重任。僅僅不到一年半的時間,經“黑風”配種已繁育4匹純種馬、8匹雜交黑龍江挽馬,遠銷山東、天津、遼甯等地馬術俱樂部和影視基地,創造價值60多萬。如今,我的基地已繁育出馬駒12匹,待産母馬還有8匹,養殖效益初步顯現。

但創業就意味着挑戰,挫折也在所難免。我從買馬到蓋場房,已先後投入資金82萬元,可保種繁育畢竟是個長遠的事,短期效益十分微薄。尤其飼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最難時,全家人跟着我勒緊腰帶,一家人幾乎一年沒吃過水果。而我的寶貝馬駒可不敢苦了,蘋果,胡蘿蔔,馬駒愛吃啥就給啥。為了節省資金,我自己琢磨着搭建了個小小的産業鍊:購買笨榨豆油裝置,從農民手裡收購大豆,加工出來的笨榨豆油品質好,自然不愁賣。産出的豆粕喂馬,馬糞是棚室蔬菜生産的有機肥料。小小的循環産業鍊,既為我節省了資金,又帶動了周邊經濟。

為了擴大挽馬種群,我決定為困難農民的馬匹免費配種。消息一出,附近農村,甚至林口的養馬農戶,都慕名而來。僅去年就免費配種42匹,減輕農民費用3萬餘元,直接給農戶帶來效益50多萬元。在我的帶動下,現在周邊已經發展了13家養馬戶,其中最多養馬9匹。特别是最近媒體的宣傳,前來配種的更多了。外公一再提醒我,悠着點吧,這樣下去,咱們的“黑風”可吃不消了。但面對鄉親們渴望、急切的眼神,我的種馬累點也是值得的。

我創業的第三步: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初步的成功,激發我更大的夢想,這就是,我要以“黑龍江挽馬”為依托,建成獨具雞西特色、全國唯一的“黑龍江挽馬”基地;以體育用馬為依托,創立“雞西馬術俱樂部”,讓體育用馬、馬術俱樂部成為雞西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旅遊景點。

未來的我,還将逐漸引進英國純血馬和矮馬,用英國純血馬和“黑龍江挽馬”雜交繁育出體育用馬,純種繁育出可供兒童騎乘的矮馬;潛心研制種馬冷凍精粒、建立校外實踐基地、成立農民養馬合作社。

未來的我,要努力申請加入中國馬業協會,成立全省首家對外經營的馬術俱樂部,為在校青少年提供無償馬術運動學習,讓他們利用業餘時間接觸動物、親近自然。

未來的我,騎馬趕着我的馬群,這是一群英姿勃發的“黑龍江挽馬”,這是一群擁有雞西名片的駿馬,在水草肥美的穆棱河畔,萬馬奔騰、氣勢恢弘……

以上就是我的“圓夢三部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