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威少複活了嗎?

33+10+8,真實命中率57.1%,威少交出了來到湖人最好的一場球,濃眉送出的是35+17+4+4的鹈鹕版本資料,在沒有勒布朗的情況下,湖人加時拿到了賽季第二場勝利,很難得。

威少爆發意外嗎?

不意外。

威少複活了嗎?

勒布朗不打,于是我在微網誌上說,預測威少這場會打得不錯。那是不是威少和勒布朗一起用,威少必然會打得不好?也不一定。但湖人和威少目前的狀況,決定了必然需要一場隻有威少,沒有其他持球大核心的比賽,讓他充分找回個人狀态。

回頭看看之前的比賽,威少基本在這兩種狀況中來回切換:

勒布朗持球,威少打無球。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嘛?威少在這種定位下太難融入,頂多當個湖人版本的布魯斯·布朗,給大佬做掩護,他在火箭時期也的确幹過這種活,但火箭什麼空間環境?湖人又是什麼空間環境?威少在這種定位和環境下,比賽能打,因為勒布朗夠強,但威少是副作用,這4000萬的意義何在?至于威少跟隆多一塊使用,這個聯盟恐怕沒有比隆多跟威少更不相容的組合了;

威少持球,勒布朗無球。這麼打,威少就舒服多了。勒布朗這賽季接近五成的三分準星,頂級3D去拉開空間,沒毛病。可威少持球也打得爛,越打越浮躁,越打越迷茫,為什麼呢?

威少不是個微波爐型的球員,球得在手上捂熱乎了才有感覺,上去咣咣倆僵屍跳投,再賠倆失誤,這是威少正常操作。湖人是一支打法合理的球隊,不可能讓他一個人玩,身邊大佬就算啥都不說,威少自己也虛。球給大佬就能進,對比鮮明,你還好不好意思任着性決策?一旦有所顧慮,猶猶豫豫,就更難發揮出正常水準。

這麼多年來,大家應該習慣了,威少的比賽就像一碗于大爺的挂面,别挑那麼精細,橫着往嘴裡扒拉,啼哩吐噜吃完,該下班的下班,該開會的開會,你不讓他任着性,他就不知道該怎麼打。

威少去哪,哪就會成為“威少的球隊”,技戰術打法和球權配置設定,必然要朝威少傾斜。在雷霆,不管跟杜蘭特配,還是跟喬治搭,都是他球權高。到火箭,送走卡佩拉給他騰空間。在奇才,比爾的持球時間還沒有他的一半。

威少複活了嗎?

湖人也不能例外。

威少需要屬于他的比賽,從球權自由,到心态舒展。潇灑的甩一發超遠三分,被打反擊,氣不氣人?氣人。但這跟他大膽決策,奮力沖殺是綁定的。這一波釋放,場邊的沃格爾和詹姆斯也能看明白,你要用威少,就必須全盤接受他的缺點,才可能享受他的優點。

那麼問題來了,把決策權都交給威少,湖人上限高嗎?

威少去湖人這筆交易,之是以被球評界普遍性的不看好,大家擔心的不就是上限問題嗎?

威少沒投射,想出狀态又必須鐵幾個,防持球過分激進,防無球隻管籃闆,這些毛病不是一天兩天,也沒法修正。但路是一步一步走的,賽季漫長,需要為季後賽擔憂,那還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如果湖人不能解決威少跟球隊原始的磨合,那麼談上限也就沒有意義。

這場比賽也非常鮮明的反映了這點——球隊配置有巨大局限,并沒有完美的比賽方案,要怎麼選?

沃格爾和波波維奇都有這個麻煩。這場比賽有一個争論焦點——湖人到底該用雙塔還是單塔?

這個問題沒有标準答案。

威少複活了嗎?

如果你把視角切換到馬刺這邊,會發現馬刺也有類似的疑問:

首先,馬刺不是一支空間很好的球隊。首發前鋒凱爾登·約翰遜本賽季還沒有投進過三分球,他硬怼貧射的風格遇上護筐強隊就是頭鐵的典型。兩個後衛穆雷、懷特在三分線外都不可靠,中鋒珀爾特爾射程不超過抛投區。是以湖人覺得自己堵得慌,馬刺也是如此,隻不過馬刺有個招牌射手麥克德莫特,替補席上瓦塞爾和沃克投得好,讓馬刺看起來投射威脅稍大一些;

問題就是,馬刺很難把射手全擺上去,他們要考慮防守。跟湖人一樣,馬刺能用的前鋒也不多。湖人在詹姆斯、阿裡紮、塔克都不打的情況下,前鋒就剩個安東尼,馬刺手裡倒是有凱爾登·約翰遜、迪奧普、麥克德莫特和賽迪斯·楊。但楊現在基本算内線,波波維奇似乎不太想用他,刀哥不能防守,KJ防守還行體型防濃眉還是扯。迪奧普能力雖不突出,倒成了這個隊前鋒3與D的最大公約數。

波波維奇到後面不用KJ了,他進攻不行,防濃眉也隻是幻想。加時賽最後場上留的是穆雷+瓦塞爾+沃克+迪奧普+珀爾特爾,這算是馬刺今天投射和防守相對兼顧的陣容。結果最後投射不靈,反被湖人爆了籃下。

你說波波維奇用錯人了嗎?

也很難這麼說。手裡就這麼些牌,不可能什麼都要。

湖人也是一個道理,手裡沒有攻防兼備的前鋒,隻剩内線和後衛,那怎麼辦?

擺雙塔,沒空間,從過去幾場看,雙塔堵死空間威少太難受;

擺單塔,三後衛+安東尼,内線防擋拆擴出去,馬刺隻要能把球給進去,立刻被打穿,或者丢籃闆。

沃格爾肯定很難受,因為他的防守體系對所有球員的協防能力是有要求的,單防也不能太差,起碼要留給隊友協防的時間,而湖人目前的配置做不到這點。沃格爾又不能容忍小喬丹式的純蹲坑,湖人上線也沒有出色的擠掩護表現,是以湖人隻能一會防得好,一會防得差,這不是沃格爾無能,而是配置沒到位。

濃眉和珀爾特爾是這場比賽最累的兩個球員,因為協防任務太重。湖人單防弱點多,馬刺對位吃虧,防威少政策也錯了——馬刺沒有堅決繞防,擠掩護的結果是經常被威少擋拆壓住一個身位到籃下。但濃眉和珀爾特爾也是這場最爽的球員,因為對手錯位點多,前鋒少,後衛多,他們吃到籃下的優勢也很大,是以各自資料也極為殘暴。

沃格爾最後選擇小陣容收官,犧牲了高度,被爆了籃闆,保了空間。從這場比賽看,這差點成為敗點。但根本原因還是,配置限制了沃格爾的操作,他隻能在防守和空間之間做取舍。從長遠來看,不給威少空間會打得更難受。威少利用空間殺入籃下還是能看出威力,湖人不可能不去考慮激活他這方面的本領。

威少複活了嗎?

湖人跟威少之間的融合還在繼續,可以肯定的是,空間型陣容在釋放威少能量上确實有效果,但沃格爾在大小陣容之間沒有唯一解,需要根據情況調整用人,這個難題在湖人傷員回歸後會有所緩解。

勒布朗回歸之後,如何讓威少打得舒服,又不浪費勒布朗更強的持球能力,會成為沃格爾更難的專題。這也是湖人本賽季的終極問題,決定着湖人能走多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