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這組圖檔要介紹的仍是膠東半島的村莊,隻不過與之前一組圖檔一個村莊的模式不同,此次要介紹的村莊有三個。這三個村莊都位于煙台海陽市發城鎮轄區内,名字分别叫作“北樓底”、“東車格莊”、“西車格莊”(在當地方言中,車格莊一般簡稱為車格)。

之是以把這三個村莊放在一起介紹,是因為它們彼此距離很近,又都在南榆山附近,基本可以視作一個整體。而北樓底、東車格、西車格、南榆山,這四個地名把“東西南北”的方位都占上,也算是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了。

根據《海陽市鎮村簡志》的記載,這三個村莊相傳都是在明代建立。其中,東西車格莊的名字來自于“車嶺山”,而北樓底的名字則與古代的一座樓基有關。起初,它們的名字都沒有方位字首,後來為了區分彼此(北樓底與朱吳附近的樓底同名),就加上了“東”、“西”、“北”的字首。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北樓底、東西車格的位置示意)

山區的村莊規模一般都不大,東西車格各有一百餘戶人家,而北樓底的人口相對較多,一度曾超過三百戶。

就姓氏而言,東車格有王、劉、姜、孫、李、閻等姓,西車格有孫、叢、曲等姓,北樓底有張、楊、王等姓。相對而言,張、楊、王、孫這四姓的規模要大一些。

作為南榆山毗鄰的區域,這幾個村莊的曆史自然與“榆山大會戰”有着緊密聯系。比如,東西車格莊的大事記中都有這樣一條記載:“1941年榆山大會戰開始,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而北樓底村,聽老人說,在榆山大會戰中,曾是我軍前線指揮部駐地。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根據《海陽縣志》的記載,當時在許世友的指揮下,我軍的作戰思路是:“以部分兵力圍困發城,置主力于榆山,布成圍攻吉格莊之勢,誘敵來援,采取“圍城打援”戰術,在運動中殲滅趙保原的有生力量。”

而對照地圖不難看出,要圍攻吉格莊,地處其上遊的北樓底、東西車格是必争之地。是以,才有了村莊大事記中記載的情況。

當然,榆山大會戰(1941年)距今已過八十年,戰火的硝煙早已散去。如今這裡呈現出來的,是一片清新的鄉村田園風光。

由于距離公路幹線較遠,這裡受外界的喧嚣影響較小,來到這三個村莊之中,頗有一種舒緩悠揚的感受。以下圖檔就是當地的實景,雖然隻是在村裡和山上随機拍的畫面,但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那種甯靜恬然的氣氛吧。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從山上俯瞰的場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北樓底村和西車格村交界處的風光,遠處看到的山尖就是南榆山)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看圖:北樓底、東西車格,海陽南榆山附近三個村莊的實景

(▲村莊裡的街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