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施廷懋:以堅持诠釋“老骥”之志

作者:光明網

新華社重慶7月30日電(記者伍鲲鵬)7月25日,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3米闆決賽,施廷懋和王涵這對中國跳水隊的王牌組合以326.40的總分奪冠,捍衛了中國跳水“夢之隊”的榮譽,為中國軍團斬獲第四金。

比賽的過程似乎很輕松,但這兩位30歲“老将”腳踝上纏滿的繃帶卻述說着勝利背後的艱辛。

1991年,施廷懋出生于重慶市一個普通的職工家庭。作為家中的獨女,她5歲時就因出色的身體素質得到體操重點培養,但體操隊的解散讓她不得不終止了短暫的體操生涯。

“當時體操項目要成立省級的專業隊,教練們去幼稚園挑苗子就挑中了她。”施廷懋的啟蒙教練張玉蘭說,體操隊解散後,原有的隊員面臨分流,張玉蘭相中了施廷懋便把她帶到了跳水隊。

施廷懋:以堅持诠釋“老骥”之志

7月25日,中國選手施廷懋(右)和王涵在合影。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盡管練習體操讓施廷懋擁有了出色的身體素質基礎,但體操畢竟和跳水不同,從頭開始的她需要付出超過其他人的努力才能跟上節奏,而這一切都被施廷懋咬牙挺了下來。據張玉蘭回憶,8歲的施廷懋在一次進行基本功練習時,膝蓋把大半邊門牙都頂掉了,但她硬是撐着沒哭。“那個時候我就意識到,這孩子将來肯定能頂起大梁。”

不斷的堅持讓施廷懋進步非常快,9歲就在2000年的全國少年兒童跳水錦标賽上嶄露頭角,2001年就被教練送到北京參加訓練。2006年,她被清華大學跳水隊看中,并在之後的全國跳水錦标賽等諸多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施廷懋的父親說,施廷懋一開始的名字是施廷婷,但是她改練跳水後,家人覺得廷婷聽起來很像“停停”,覺得和跳水運動不搭。于是施廷懋爺爺就幫她改成了現在的名字。施爸爸解釋道,“廷”是國家的意思,“懋”指勤奮努力,“廷懋”的寓意就是希望她努力為國家做貢獻。

但是,改名之後的施廷懋卻一直沒有得到為國效力的機會。這時,她依然選擇堅持。終于在2011年,施廷懋以地方隊員身份奪得上海世錦賽1米闆金牌,成功圓夢入選了國家隊,雖然這個時候她已經是21歲的“老将”,甚至比很多已經退役的跳水運動員還要年長。

施廷懋:以堅持诠釋“老骥”之志

7月25日,中國選手施廷懋(前)/王涵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王婧嫱 攝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入選國家隊後,憑借個人項目的突出實力和與隊友的完美搭配,從2013年開始施廷懋就在世界大賽上未嘗敗績,包括兩年一屆的跳水世界杯、遊泳世錦賽以及四年一屆的亞運會和奧運會。東京奧運會之前,她已經在女子3米闆和女子雙人3米闆項目上赢得4個亞運會冠軍,6個世界杯冠軍,7個世錦賽冠軍和2枚奧運金牌。

但新冠疫情導緻的奧運延期給施廷懋備戰帶來很大影響。這個始料未及的意外,讓咬牙準備了四年的她甚至一度不能完成系統訓練,而她最後的選擇是再次從頭練起,日複一日地堅持,一步一步調整自己的狀态,最終站在了東京奧運會的跳水闆上。

當成功奪得冠軍并再次站上奧運最高領獎台之後,施廷懋無限感慨:“能讓人變強的從來不是金牌,是通往這塊金牌的路上一次次直面困難和問題并勇敢戰勝它們。人在順境中做到相信自己很容易,但在逆境中還能相信自己,這可就不容易了。”

對于女兒一直以來的表現,施廷懋的母親無比自豪:“今年女兒就要滿30歲,這也可能是她最後一屆奧運會。希望她能放下包袱,争取在8月1日的女子單人3米闆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來一場完美的謝幕。”

來源: 新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