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作者:篆刻線上

【文圖: 楊忠海】

杜顯震先生走了,離開我們一百天了,多少親朋故友,書徒學生哀思無限,此時此刻,深刻緬懷,山東書壇痛失一位德藝雙馨的書法名家,我們失去一位情同朱張的良師益友。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多日來,我心重如鉛,夜不能寐,日無所望,生前一幕一幕串聯着,斷斷續續的記錄碎片,提筆念之于心,錄之于紙,緬懷于情。

杜老一生,深受傳統文化漫潤,雖為狷介耿直一介書生,卻有報國宏願。可惜年輕時橫遭厄運,“反右”下放到農場。“文革”十年,低頭寫展品說明牌,庫房打雜。其間,看坡莊稼,用樹枝在地上畫畫、寫字,庫房每年晾畫,用心手摹,古代名人字畫。直至改革開放,才重返書法研究領域及文物鑒賞工作,方得以施展書畫才學。其中受聘于山師大教授書法,山東老年大學主講書法。解難釋惑,受業于莘莘學子及書法學者,并著書,“學集王羲之聖教序八講”,傳薪書法三十餘年,可謂盡忠守則,桃李天下。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相見亦無事,不來忽憶君”,因杜老兒子杜松濤考入濟南書法藝術學校,我擔任國畫、書論教學、并任班主任因而拜見了杜老(山東書協籌備初期主要書法活動家,山東文博建館元老)。與杜老相識、相知三十餘年,我們之間心性、個性十分投緣,每次見面受教于先生,以書以畫為交流。述真實感悟,道坦蕩胸懷。使我受益匪淺,終生不忘。杜老師是将人品,寬厚之醞釀于書藝中人,或者說他一生是“以書心緣”靜心讀書,潛心書法,成績卓著集大成者。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文博一枝筆”,“榜書杜老第一”的稱謂,令人感佩。在治學方面,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無論長短詩文,均日日誦讀,默記于胸,提筆就寫,無不精彩,尤喜歡與來求學者交往。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以傳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為己任,細心檢查學生習作。并張張有畫圈,眉批評語,在現場,執筆示範,啟示學習中技法,技巧,沉浸其中,揮毫講演不停。聆聽先生講課都是無條件沒有任何利益輸送,隻講純潔情愫,隻講交往的知名恩師。

杜老對學生主張書法靠每日書寫,不讓一日有閑,勤奮即“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要敬畏經典,尊重傳統,在講究筆性、結構、布白,章法諸要素的基礎上,含英咀華,化古融今通變之質,升華提煉出屬于自我風貌,個人自由,氣韻生動的筆性和氣格書風。要多看文史類書,提高書法以外的修養,文學底蘊。道德、文章、書法三位一體,為人不正,腹無詩書,書品自然不高。杜老得此于三位,使作品即有藝術張力又得雄厚力勁的韻味。杜老文博工作中常用小楷書,是他日日臨摹,精湛清秀,自成一格。行草書書寫的,杜甫秋興二十屏氣息書法渾厚華滋被業界書法專家稱之當代一絕,書卷氣極濃的佳作珍品。真是心中有使命,筆下有乾坤。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據統計,他迄今書寫過得《金剛經》《心經》二百有餘,實屬可貴藏品。杜老擘窠大字在山東書界獨占鳌頭。八尺整張書寫“愛國”二字,古拙樸茂楷書大字,結字方正,側鋒取勢,迅捷爽利,飛白躍然。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杜老九十歲書展,在省博物館展出。親筆書寫的主題大字正大氣象,濃重遒勁,韻味沉厚,齊魯榜書,卓然一家。

杜老博學多才的智者,又是寬厚豪爽的師長。精通書法之外,山水、花鳥、詩詞也是擅長。我每次帶去習作書法,花鳥作品老師專心一幅幅、一件件的觀察,并給予鼓勵賦詩題字于畫中,錦上添花,讓我沒齒不忘。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幾十年來,不知從先生處題字提攜我多少作品,從大幅到卡紙,老師用蠅頭小楷、行、隸題字,幅幅精品,字字珠玑,有時逢年過節看望老師。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臨走時總是回贈書法精品,讓我帶着。誠然地說:“給你的祝願,願你作品再有進步!”這感情之禮的外化,就是友誼的延伸,多年來我深切體悟到,師生之情猶如君子之交,細水長流,固真誠而可貴,因樸素而動人!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杜老走的太突然了,“上遊天柱,下息雲峰”,前年在家鄉萊州市舉辦了杜顯震先生書法展,去年,在山東省博物館舉辦了杜顯震書法藝術展。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今年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周年杜顯震師生書畫作品展。展出了杜老“不忘初心,牢記黨恩”也是獻上最後一幅佳作,展覽會上,絡繹不絕觀者深深喜愛杜老師書法作品。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化。籌備老師書展及師生展,杜老學生們齊心合力,群策群力使展覽獲得圓滿成功!

憶師恩|以書心緣啟後人 學書解惑又求誰

先生走後,我從書櫃裡取出先生杜顯震書法作品集,學界泰鬥季羨林題簽的書法合集不停的翻閱,時而淺嘗,時而品味,尤其先生為後學精心創作的作品懸挂在家裡“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讓我常讀常新,如同面聆先生教誨……思緒萬千,又到現實時,舉眉自抑,追懷過往,留住思念,念道:

以書心緣任筆揮,

情深誼長今已催。

緬懷先生藝品高,

學書解惑又求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