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作者:篆刻在线

【文图: 杨忠海】

杜显震先生走了,离开我们一百天了,多少亲朋故友,书徒学生哀思无限,此时此刻,深刻缅怀,山东书坛痛失一位德艺双馨的书法名家,我们失去一位情同朱张的良师益友。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多日来,我心重如铅,夜不能寐,日无所望,生前一幕一幕串联着,断断续续的记录碎片,提笔念之于心,录之于纸,缅怀于情。

杜老一生,深受传统文化漫润,虽为狷介耿直一介书生,却有报国宏愿。可惜年轻时横遭厄运,“反右”下放到农场。“文革”十年,低头写展品说明牌,库房打杂。其间,看坡庄稼,用树枝在地上画画、写字,库房每年晾画,用心手摹,古代名人字画。直至改革开放,才重返书法研究领域及文物鉴赏工作,方得以施展书画才学。其中受聘于山师大教授书法,山东老年大学主讲书法。解难释惑,受业于莘莘学子及书法学者,并著书,“学集王羲之圣教序八讲”,传薪书法三十余年,可谓尽忠守则,桃李天下。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因杜老儿子杜松涛考入济南书法艺术学校,我担任国画、书论教学、并任班主任因而拜见了杜老(山东书协筹备初期主要书法活动家,山东文博建馆元老)。与杜老相识、相知三十余年,我们之间心性、个性十分投缘,每次见面受教于先生,以书以画为交流。述真实感悟,道坦荡胸怀。使我受益匪浅,终生不忘。杜老师是将人品,宽厚之酝酿于书艺中人,或者说他一生是“以书心缘”静心读书,潜心书法,成绩卓著集大成者。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文博一枝笔”,“榜书杜老第一”的称谓,令人感佩。在治学方面,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无论长短诗文,均日日诵读,默记于胸,提笔就写,无不精彩,尤喜欢与来求学者交往。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以传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细心检查学生习作。并张张有画圈,眉批评语,在现场,执笔示范,启示学习中技法,技巧,沉浸其中,挥毫讲演不停。聆听先生讲课都是无条件没有任何利益输送,只讲纯洁情愫,只讲交往的知名恩师。

杜老对学生主张书法靠每日书写,不让一日有闲,勤奋即“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要敬畏经典,尊重传统,在讲究笔性、结构、布白,章法诸要素的基础上,含英咀华,化古融今通变之质,升华提炼出属于自我风貌,个人自由,气韵生动的笔性和气格书风。要多看文史类书,提高书法以外的修养,文学底蕴。道德、文章、书法三位一体,为人不正,腹无诗书,书品自然不高。杜老得此于三位,使作品即有艺术张力又得雄厚力劲的韵味。杜老文博工作中常用小楷书,是他日日临摹,精湛清秀,自成一格。行草书书写的,杜甫秋兴二十屏气息书法浑厚华滋被业界书法专家称之当代一绝,书卷气极浓的佳作珍品。真是心中有使命,笔下有乾坤。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据统计,他迄今书写过得《金刚经》《心经》二百有余,实属可贵藏品。杜老擘窠大字在山东书界独占鳌头。八尺整张书写“爱国”二字,古拙朴茂楷书大字,结字方正,侧锋取势,迅捷爽利,飞白跃然。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杜老九十岁书展,在省博物馆展出。亲笔书写的主题大字正大气象,浓重遒劲,韵味沉厚,齐鲁榜书,卓然一家。

杜老博学多才的智者,又是宽厚豪爽的师长。精通书法之外,山水、花鸟、诗词也是擅长。我每次带去习作书法,花鸟作品老师专心一幅幅、一件件的观察,并给予鼓励赋诗题字于画中,锦上添花,让我没齿不忘。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几十年来,不知从先生处题字提携我多少作品,从大幅到卡纸,老师用蝇头小楷、行、隶题字,幅幅精品,字字珠玑,有时逢年过节看望老师。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临走时总是回赠书法精品,让我带着。诚然地说:“给你的祝愿,愿你作品再有进步!”这感情之礼的外化,就是友谊的延伸,多年来我深切体悟到,师生之情犹如君子之交,细水长流,固真诚而可贵,因朴素而动人!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杜老走的太突然了,“上游天柱,下息云峰”,前年在家乡莱州市举办了杜显震先生书法展,去年,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了杜显震书法艺术展。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今年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杜显震师生书画作品展。展出了杜老“不忘初心,牢记党恩”也是献上最后一幅佳作,展览会上,络绎不绝观者深深喜爱杜老师书法作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化。筹备老师书展及师生展,杜老学生们齐心合力,群策群力使展览获得圆满成功!

忆师恩|以书心缘启后人 学书解惑又求谁

先生走后,我从书柜里取出先生杜显震书法作品集,学界泰斗季羡林题签的书法合集不停的翻阅,时而浅尝,时而品味,尤其先生为后学精心创作的作品悬挂在家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常读常新,如同面聆先生教诲……思绪万千,又到现实时,举眉自抑,追怀过往,留住思念,念道:

以书心缘任笔挥,

情深谊长今已催。

缅怀先生艺品高,

学书解惑又求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