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戰狼”第二十六——“坦克戰”的“二祖”,戰國田單

作者:太極三皇刀

近代“坦克戰”發端于英國,曾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其發威卻在“二戰”。有“閃擊英雄”之稱的古德裡安,青年時便鑽研坦克戰法,并是以橫掃歐洲大陸,驚世駭俗!殊不知,使用“戰車陣”的鼻祖在東方!

東方“戰狼”第二十六——“坦克戰”的“二祖”,戰國田單

姜太公遠在公元前一千多年,距今三千餘年,便創造性的發明了“戰車陣”。那時的軍隊基本上是步兵,建制化騎兵尚未出現,戰車屬于進階武器裝備——以馬匹做動力,禦者駕車,武士乘車,以利刃沖擊殺敵;人借馬力,馬助軍威。“武成王”姜子牙首創戰車陣法,形成強大沖擊力。在“牧野之戰”中,大顯神威,以數萬人擊破商纣王數十萬之衆,可見,先進裝備的厲害!周武王得天下分封諸侯,太公以文成武就所創豐功偉績,受封齊國。

東方“戰狼”第二十六——“坦克戰”的“二祖”,戰國田單

約八百年後,周朝王室墜落,天下大亂,進入戰國後期,齊湣王主政,對内不修德,對外妄用兵,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結果,燕昭王用樂毅為将,閃電般攻克齊國七十餘城,齊國遭滅頂之災——僅餘即墨、莒兩座縣城,樂毅竟強攻不克,而轉為包圍戰術。原本,近五年的時間,兩座小縣城必然已接近彈盡糧絕,假以時日,必破無疑。但是,樂毅的“克星”淩空出世!

田單,齊國臨淄人氏,文武雙全,荀子贊田單為“善用兵者”。

在國家興亡的曆史時刻,田單一展才華,力挽狂瀾,救齊國于危卵之際。

田單既為即墨城主,首先要聚攏人心,采取“神道設教”之法,令百姓堅信上天佑齊,進而信心倍增,同仇敵忾,堅守不降。此其第一招。

第二招,施展“反間計”瓦解分化敵軍。田單知樂毅之能乃曠世奇才,軍事指揮上恐非其對手,必先除此大敵。适逢燕昭王——算得上一代英主——去世,田單見有機可乘,于是,離間燕國君臣,稱樂毅擁兵自重,企圖得齊國自王。燕惠王本與樂毅心有嫌隙,竟順水推舟,以騎劫代樂毅為将。此計又告成功。

馬不停蹄第三招,“激将法”以刺激己方兵民的仇敵之氣概。他放出傳言給騎劫,稱齊人最為恐懼被處以“割鼻”之刑,如果見此狀,必定肝膽俱裂,喪失鬥志。騎劫果然上當,将齊軍俘虜施以劓刑,即墨人見之,義憤填膺,氣沖牛鬥,無不欲殺敵報仇。

再失詐降計,環環相扣。田單命城中富商攜财寶向燕軍輸誠,以示投降之意。騎劫無謀,加之上述諸行動,頗為得意,便信以為真,導緻警戒松懈。

時機到了!田單的傑作出場了——火牛陣。他征集城中耕牛,系燃料于牛尾,鑿城為洞,點燃牛尾,“火牛”如下山猛虎直沖敵營。燕軍震驚,以為天降神牛,登時大亂,潰散如落葉。齊軍一擁而上,大獲全勝,并一鼓作氣,收複失地。

東方“戰狼”第二十六——“坦克戰”的“二祖”,戰國田單

太史公司馬遷專門為田單立傳于《史記》,贊其用兵深合兵法,奇正相依。

田單一戰成名,而其中謀略變化多端,可稱軍中嬌子!如果太公是運用“重裝”武器裝置的“初祖”,田單堪為“二祖”!

東方“戰狼”第二十六——“坦克戰”的“二祖”,戰國田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