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由于清王朝的腐敗無能,中國簽訂了《辛醜條約》,清政府至此完全成了侵略者的走狗。為了反抗列強的侵略,争取民族的獨立,中國近代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開始了自己對拯救國家的探索。也就是在那一段時間裡,我黨登上了曆史舞台,越來越多的無産階級先驅進入人們的視野,李大钊先生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李大钊先生是我黨中最早進行社會主義傳播的人,也是我黨的創始人與早期無産階級鬥争的上司人物,早在日本留學之時,李大钊先生就接觸了社會主義思想。回國後,李大钊先生與同樣在北大從事教育工作的陳獨秀先生一起,以《新青年》為陣地,投入到了新文化運動中。五四運動之後,因為目睹了軍閥的腐朽統治,李大钊先生開始積極推動我黨的成立的工作。1921年,我黨誕生後,李大钊先生積極上司我黨參與五卅運動,為我黨和國民黨的第一次合作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為國家奔走的同時,李大钊先生也被軍閥視為眼中釘。1926年,随着張作霖對我黨的打擊越來越嚴重,由于假扮成平民的特務的上告和叛徒的出賣,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4月6日被捕。抓捕到李大钊先生之後,可惡的反動軍閥對李大钊先生進行了殘酷的刑訊,為了讓李大钊先生供出不利于我黨的消息,他們甚至用竹簽子和老虎凳折磨李大钊先生,在這一過程中,李大钊先生的指甲也被他們生生地拔去了,然而,即使是在如此的痛苦下,李大钊先生依舊不改鋼鐵般的意志。威逼不成,反動軍閥又開始利誘,但是都被李大钊先生拒絕了。為了營救李大钊先生,社會各界或是組織劫獄隊,或是發動遊行,李大钊先生擔心無辜群衆受害,堅決地制止了他們的舉動。面對着群衆的呼聲,可惡的反動軍閥依然不肯罷手,在4月26日那天,他們決定用絞刑架去殺害李大钊先生等被他們抓捕的20位革命志士。就義之前,李大钊先生又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說,表達了心中對黨的熱愛還有對反動軍閥的譴責。這些反動軍閥惱羞成怒,将李大钊先生一直絞了四十多分鐘,連續絞了三次,就這樣,李大钊先生犧牲在了西交民巷的京師警察廳看守所,将生命停止在了38歲。
李大钊先生去世了,一個偉大的無産階級志士停止了呼吸。在政治基礎上,李大钊先生多次組織勞工兄弟參加夜校,通過多次深入到勞苦大衆中,讓馬克思主義思想傳入到一個又一個人的心中。在思想上,李大钊先生的《庶民的勝利》等論文無一不是令人拍案叫絕的好文章。在精神上,李大钊先生的頭部和手部曾經在帶領群衆請願的途中受到傷害,最終更是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怕犧牲的精神永遠值得後代傳頌。
在婚姻生活中,李大钊先生與妻子趙紉蘭女士也是少有的恩愛夫妻,在當年那個許多人以抛棄發妻為婚姻自由的年代裡,李大钊先生與大他六歲的妻子趙紉蘭女士的愛情無疑是非常可貴的。因為家裡缺少人手,因為家庭關系沒能受到教育的趙女士嫁入了李大钊先生家。盡管可能不認識太多字,但是趙紉蘭女士非常能夠了解李大钊先生的辛苦,也很尊重文化知識,在大钊先生外出學習或者奮鬥的時候,趙紉蘭女士就是家裡的頂梁柱。對這位賢内助,李大钊先生也是非常愛慕,兩個看起來教育程度有點大的人卻演繹了最真摯的愛情故事。可惜,恩愛夫妻不到頭,因為反動軍閥的殘忍,這對夫妻還是沒能完成雄飛雌從繞林間的願望。1933年5月28日,在拮據的生活折磨下的趙紉蘭女士,因為悲痛萬分又積勞成疾,最終在李大钊先生下葬之後的一個月後離開了人世,這一年的趙女士隻有49歲。
趙紉蘭女士和李大钊先生也遭遇過失去孩子的痛苦,在相伴的多年中一共生過八個孩子。其中,第一個女嬰于1909年夭折,第二個男嬰因天花于1913年失去生命,三女兒李鐘華因白喉在1924年永遠離開了人間。其餘的五個子女,李葆華、李星華、李光華、李欣華和李炎華都在後來的人生中走向了不同的事業。
李葆華生于1909年,李大钊先生被捕之後,在沈尹默等人的保護下遠赴日本留學。在接受無産階級的思想之後,和李大钊先生一樣成為了一名黨員。日寇侵略東北時,李葆華曾經積極參加上海反帝大同盟等愛國鬥争,後又在北平的門頭溝等地區為我黨的秘密戰線工作。抗戰全面爆發之後,李葆華成為了《戰線》這一刊物的負責人,為晉察冀邊區的抗日根據地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新中國成立之後,擔任國家水利電力副部長的李葆華先生為我國的水利工程付出了許多。值得一提的是,李葆華先生還是中國人民銀行的原行長,在我國的金融改革方面,李葆華先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5年2月19日,身為我國的副國級幹部的李葆華先生因為疾病去世,以96歲的高齡在北京去世。他的兒子李宏塔先生是一名解放軍戰士,建國之後擔任過安徽省政協的副主席和全國的政協委員,于2021年6月29日得到了國家授予的“七一勳章”。
提起李星華,大家一定會非常熟悉,我們在課本上讀到的《十六年前的回憶》正是作家李星華女士的作品。幼年的李星華女士可是母親趙紉蘭的好幫手,李大钊先生去世之後,為了照顧年幼的弟弟和妹妹,李星華女士甚至放棄了學業。李星華女士還非常勇敢,當年李星華女士和母親、弟弟妹妹曾經一起被抓,為了保護哥哥,她曾經站出來說自己才是最大的孩子。母親去世之後,帶着悲在痛的李星華女士再次拿起書本上學,在中法大學畢業以後,李星華女士也成為了一名共産黨員。她曾經多次印刷革命傳單,積極保護地下黨員,為營救被抓的革命同志出了不少力氣,在“一二·九”抗日救國運動中也有星華女士的身影。除此之外,李星華女士還為文化和教育事業付出了許多。她曾經在延安中學等多個地方擔任教師,她整理成集的我國白族的民間故事極大地豐富了我國民間文學的内容。在一段特殊的日子裡,李星華女士不信失明,然而失去光明的她依然在不斷創作着,一直到1979年去世。她的作品為我們了解李大钊先生提供了一扇非常明亮的窗子。
李大钊的其他幾個孩子也很有出息,次子李光華參加革命工作之後,曾經擔任過樂亭縣委的宣傳部部門的部長等重要職務,後又加入國家的電子所,以副所長的身份為國家的電子科技事業做出了許多工作。幼子李欣華和次女李炎華投身教育事業,李欣華先生曾經以校長的身份在大峪中學工作,後成為了門頭溝師範學校的黨委書記。李炎華女士成為了一名國小教師,教育了許多大黑坨的孩子們。後來成為了冀東建國學院的一員。
李大钊先生犧牲了,可是這吓不倒無數敢于為無産階級奮鬥的後人們。在李大钊先生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和孫子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共産主義事業,在戰火中奉獻青春,在教育等各個領域付出汗水,他們和李大钊先生一樣是值得我們記在心裡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