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過60歲,無論兒女孝不孝順,要緊握這5張“底牌”,保全自己

作者:舒山有鹿
人過60歲,無論兒女孝不孝順,要緊握這5張“底牌”,保全自己

01

有賢人說過,知進知退,戰戰兢兢,明哲保身,安享太平。

終其一生,人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保全自己”。當我們連自己都無法保全的時候,我們又何談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呢?

年少之時,也許我們奮鬥拼命,有精氣有精力,是以我們可以在職場中賺到一定的錢财,過上還不錯的生活。

中年之時,雖然我們要面臨諸多的問題,可我們身體還健壯,有着不錯的收入來源。這個時候,日子還是較為幸福的。

可是,晚年才是每個人最為“危險”的時光。因為晚年的人們,既沒有好的身體,也沒有固定的收入。這個時候,一切的問題就會出現。

如果你的孩子孝順你,那你自然是三生有幸,特别幸運。不過,如果你的孩子無法孝順你,或者他根本就沒有這個心,那你該怎麼辦呢?

人過六十,真正有遠見的人,都把握好了這五張底牌,保全自身。

人過60歲,無論兒女孝不孝順,要緊握這5張“底牌”,保全自己

02

人過六十,要跟兒女保持适當的距離。

有句話說得好,人與人之間靠得太近,就是一場災難。

你跟朋友靠得太近,你的朋友就會算計你,甚至謀劃你。你跟兒女靠得太近,你的兒女就會嫌棄你,甚至與你産生沖突。

這就是心理學中的“刺猬效應”。隻要人的距離過分親近,相信這雙方就會産生争執的情況,甚至成為仇人。

對于老年人來說,不論自己有沒有錢,都不能過分靠近兒女,而是需要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這距離,我們稱之為“一碗雞湯”的距離。

所謂“一碗雞湯”的距離,就是你把一碗湯端給兒女,可中途的距離卻不會讓湯涼掉,也不會讓湯太熱。

唯有親子之間距離得當,親情才能維系長久。

人過60歲,無論兒女孝不孝順,要緊握這5張“底牌”,保全自己

03

人過六十,要跟老伴搞好關系。

人之是以結婚,不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更是為了晚年的時候能有夫妻相伴。

在你看來,人到晚年,到底是兒女比較親呢,還是老伴比較親呢?其實,終究是老伴比較親。

兒女再好,可他們終究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根本不可能有過多的精力來照顧父母。作為父母,我們就不能過分依賴孩子。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老伴才是那個和我們“榮辱與共”的人。他和我們的目的都是一緻的,那就是“安享晚年”。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與之搞好關系呢?

别忽視了和老伴的關系,也許他才是陪伴你走向人生終點的那個人。

老伴,不僅是我們的夫妻,也是我們的人生戰友。是以,你我攜手走向往後餘生,這才是安穩的做法。

人過60歲,無論兒女孝不孝順,要緊握這5張“底牌”,保全自己

04

人過六十,要把握好自己的錢财。

曾見過一些老人,他們剛退休那年,就把錢财分給了孩子,以求孩子們可以看在錢财的份上照顧父母。

這樣的想法,你認為正不正确呢?其實,終究是“賭博”的行為。

你“賭”兒女孝順,是以你才孤注一擲。假如你“賭輸”了,你的孩子根本不孝順,那你豈不是連“錢财”都輸掉了嗎?

在晚年的生活中,兒女可以不孝順,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是,我們卻要好好地把握住自己的錢财。

所謂“靠人人跑,靠樹樹倒,靠水水流”。人間的許多人與事兒,都靠不住。與感情相比,金錢才是最為靠譜的保障。

至少你的錢财不會背叛你,它隻會伴随你左右。

人過60歲,無論兒女孝不孝順,要緊握這5張“底牌”,保全自己

05

人過六十,要懂得涵養自己的“心靈”。

有很多的老人家,他們一退休之後,就把自己鎖在家裡面,完全與世隔絕,成為了“宅”的一員。

這種與世隔絕的做法,最後隻會讓人愈發變得偏執,脾氣越來越暴躁,内心越來越多疑。

為什麼退休後的老家人總是喜歡跟兒女吵架呢?也許是因為老人的心态不好,總是為難兒女,最後導緻了雙方的争執。

退休之後,不該讓自己活得封閉,而是要跟外界接觸,多與老朋友交往,哪怕去下棋,爬山,旅行,也能涵養自己的心靈。

心态好的人,自然病痛就少。而心态不好的人,隻能越活越悲催,最後疾病纏身。

人過60歲,無論兒女孝不孝順,要緊握這5張“底牌”,保全自己

06

人過六十,要好好鍛煉身體。

古人有言:“萬兩黃金,難換一身輕松。”

我們有着無數的錢财,而隻要身體出現了問題,那這就是一場悲劇。所謂“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就是這個道理。

而對于沒有錢财的普通家庭來說,老人家生個病,也許就會讓家庭“一夜回到解放前”。

有句話說得很現實,富貴和貧窮之間,隻隔着一張病床的距離。

為了不讓自己生病,我們需要好好地鍛煉身體,哪怕每天散散步,騎騎自行車,也不能讓自己待在家中,越活身體越差。

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礎。有健康,才有幸福。而沒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談。

文/舒山有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