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韋斯安德森,大膽的在日本政治諷刺上做出嘗試,又一次地為我們帶來了驚喜。

《犬之島》是一部由韋斯·安德森導演的喜劇類動畫電影,于2018年4月2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講述了在未來的某個地方,日本所有狗狗都被流放到一個荒島上,一個小男孩為了尋找自己心愛的寵物狗進而踏上了漫漫旅途的故事。
影片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第23屆美國藝術指導工會獎最佳動畫電影和喵斯卡獎最佳動畫電影。
據說電影《犬之島》的構想是來源于一群被抛棄在垃圾場裡狗的故事,原型的故事其實在土耳其,隻不過電影被設定在了日本文化環境裡。
《犬之島》以一種動畫的形式召開,卻不同于以往任何披着黑暗風格的同類電影,他沒有一絲溫情式的核心,處處都在竭力刻畫着對現代文明的揶揄和諷刺。
首先故事為什麼會選擇在日本?因為他恰好是對現代文明反思的最好典型。經濟的停滞,人性的壓抑,選舉的虛僞,階級的固化等等,這些都是日本乃至全世界所存在的問題。
另外再來談談點點,他在故事中的角色是護衛犬,就像日本傳統文化中的武士,這個階層的意義在于絕對的忠誠,是以他拼死也得捍衛主人的安全。
事實上他做的也很好,不過在他的潛意識裡他無法把阿卡裡當做朋友,因為護衛與主人間存在一種無法逾越的階級鴻溝,作為他自身階層的忠實信徒他不能那麼做,他隻需要學會去服從指令。是以當他作為一個首領,作為一個父親不得不離開阿卡裡時,也隻能懇求他的主人親手解除契約,否則那就是對于護衛使命的背叛。
還有一點非常有趣的現象在于,阿卡裡來到垃圾島後遇見了五條狗,他們的名字分别叫做君主,國王,老闆,公爵,首領,這些都是一些富有權威和地位的職位。
而狗狗們與這些職位唯一的關聯是,無休無止的會議和投票,即使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時,也必須先完成這道程式再來執行,以緻于錯過了出手的最好時機,這無疑是對現代社會冗雜的決策機構的一種嘲諷。
而阿卡裡,阿卡裡身上則帶有一種昭和式的味道,包括他的頭發,着裝,乘坐的飛機,墜毀時所形成的蘑菇雲,無一不具備那個時代的風味。是以他的思想也與那個時代高度契合,激進而傳統。
他敢于也勇于去挑戰權威,去反抗自己的養父來拯救自己的愛犬。可從他的行為來看,他也沒能擺脫刻在東亞文化圈裡那套君君臣臣,身為狗狗們的主人,他的指令必須得到回應和服從,這也是當他丢出橡膠管後不斷叫首領去撿的原因。
一個仁厚的君主不會薄待了自己的臣民,是以當首領把橡膠管撿回,宣誓效忠過後,他義不容辭地進行了嘉獎,為他洗了一個澡。這類劇情的設定同樣是導演對階級固化的一種諷刺。
電影《犬之島》看似在講述狗的悲劇,其實導演安德森想向人們表達的是:
“狗其實就代表着人,它們說話,它們像人一樣思考……但社會轉而反抗它們,有人操縱群眾去殺死它們。這顯然不完全是關于狗的生活”。
是以官方建議觀看年齡要在十二歲以上的這部電影,其實值得更多我們這樣的成年人去看。雖然我認為二十歲的我們也不一定能看懂。但是或許,你可以從中發現不一樣的動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