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起,國家大劇院推出了一項“新福利”,将晚場演出入場時間提前至18點,并推出全新的藝術體驗“單元”。一張演出票,觀衆不僅能欣賞最一流的演出,更将享受長達4小時的360度殿堂體驗:精彩展覽、開放演出、特色咖啡、藝術西餐、創意紀念品,一應俱全;逛、看、聽、吃、購、熏,精彩不斷。大劇院的這一創新舉措,再一次證明“讓更多的人走進大劇院、了解大劇院、享用大劇院”并不是一句空話。
體驗殿堂之美
每當黃昏與夜晚交替,你若走進劇院,見證的乃是NCPA最妩媚的時刻。近百米的水下廊道,燈光與波影相映生輝,仿佛一個亦真亦幻的“水世界”。穿越而過,眼前豁然開朗:頭頂,巴西紅木結構的巨大穹頂勾勒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腳下,十種石材、24大區域拼接的“錦繡大地”鋪設了一層斑斓的底色;穹頂的射燈,花瓣廳的蛇形燈,咖啡廳的蘑菇燈……為夜晚的建築染上了一抹柔和淡雅的胭脂。
參觀高品質展覽
位于北水下廊道的西展廳,常年設有“大劇院原創與制作劇目展”,濃縮呈現7年來近50部“NCPA制作”的精華,容量極大,人氣極高。微縮的舞台模型,逼真的場景再現,精美的戲服道具……
對面的東展廳,則更像是一個流動的藝術博物館,每年12台高水準策展,涵蓋雕塑、油畫、書法、設計等諸多領域。
很多人不會想到,公共空間那艘依據舞台實景打造的《阿依達》戰船居然也是一個獨特的展覽空間。這艘長16米、高13米的龐然大物,内裡可說是别有洞天,大劇院版歌劇《阿依達》的模型、手稿、道具、設計稿都“藏”在其中,人們在觀展的同時,也萌生出幾分探秘的趣味。
欣賞公共空間演出
幾乎每個晚上,設在劇場之外的公共空間演出都會準時與觀衆見面。或是古色古香的國樂四重奏、或是細膩優雅的弦樂四重奏、或是行雲流水的鋼琴獨奏、或是激情澎湃的小合唱,45分鐘左右的小節目,成為觀衆走進劇場前最為享受的一道“開胃菜”。從明朗浪漫的“莫紮特奏鳴曲”,到雄渾悲壯的“貝多芬交響詩”,從肖邦詩意莊嚴的“鋼琴協奏曲”,到比才熱烈歡快的“鬥牛士之歌”,藝術家奏得熱忱、專注,觀衆也聽得陶醉、入神。
品嘗精緻美食
美食與藝術往往是姊妹篇。在西方,人們習慣于觀演之前,盛裝出席酒會,邊品嘗精緻餐點,邊為之後的大戲醞釀情感。随着入場時間提前,國家大劇院也為每位觀衆精心準備了味蕾上的饕餮大餐。
開場前,如果您在溫馨的咖啡廳小坐片刻,享受一杯“音樂咖啡”帶來的醇香體驗,一天的疲憊就會被驅散;中場間,品嘗一款色彩缤紛的冰激淩,在絲絲甜蜜中回味一下剛才的劇情,也不失為另一種惬意的體驗。
更值得一提的是戲劇場四層西餐廳,集美食精髓、典雅格調及劇院璀璨美景于一體。在這裡,您可以品嘗到根據當季劇目設計的特色菜品:“晴麗時光”精選7種新鮮時蔬調制而成,取自歌劇《安德烈·謝尼埃》;“愛情靈藥”濃湯綿延悠長,集蘑菇、奶油、意大利香碎之芳香,源自于歌劇《愛之甘醇》。
挑選藝術精品
簡餐之後,觀衆還可以在大劇院“藝術精品長廊”悠閑漫步,精心挑選各類藝術精品帶回家。
“紀念品商店”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百餘種原創設計工藝品,或從劇院建築中汲取靈感,或從藝術演出中提煉創意,無不蘊含着獨具匠心的藝術元素。走進“音樂視聽中心”,一面令人眼花缭亂的“唱片牆”躍入眼簾。這裡收羅着國際頂級大師名團的唱片1000餘種,堪稱發燒友的“唱片天堂”。一旁的“藝術書店”則陳列着歌、樂、舞、劇、戲等各類圖書。靜靜地在這裡翻一翻、讀一讀,買上一兩本熱銷的藝術家傳記,也是一件賞心樂事。
北京晨報首席記者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