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蓮英葬母花費超光緒?鄉親們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問

在#花樣曆史君#的印象裡,李蓮英一直是慈禧太後身邊的紅人,陪伴慈禧太後幾十年,深受信任和恩寵。

可以這麼說,在一定程度上,李蓮英就慈禧太後個人意志的延伸,隻要能夠通過李蓮英這一關,基本上在慈禧太後那兒就不會遇到任何的問題。

是以,很多人想要在慈禧太後這裡得到好處,就先要找李蓮英這個太監總管去疏通疏通。

那麼,當李蓮英自己家裡面有事情時,他又是如何讓慈禧太後大加恩賜的呢?1907年的初冬,李蓮英母親去世,從他的葬母儀式上,我們或許可以找到其中的端倪。

李蓮英葬母花費超光緒?鄉親們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問

一、李蓮英母親去世,慈禧說錢不夠就找袁世凱要

母親去世的消息傳到李蓮英這裡時,李蓮英随即就去向慈禧太後告假回老家安排母親的葬禮等事宜。

慈禧在和李蓮英分别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念你是個孝子,我賞你一帑(48萬兩銀子),作治喪之用,如果不夠,再找直隸總督袁世凱去要。”

李蓮英倒不是想要慈禧太後這48萬兩銀子,而是需要得到慈禧太後的允許,自己才能夠離開皇宮,才能夠離開慈禧太後,才能夠動用大筆的金錢去給母親舉行葬禮而不會受到上上下下的非議。

單憑這一點,李蓮英就是一個很出色的下屬,知道哪怕是自己的家事也要去請示好自己的主子,在主子的授意下去展開下一步的行動,這一點是值得很多人去學習的。

李蓮英離開皇宮之後,立即安排自己的四弟、五弟先回老家直隸省順天府大城縣,開始大張旗鼓地準備母親的喪事。

此時的李家在大城縣已是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縣裡鎮裡村裡的大小老爺們兒都齊聚在李家大宅子裡,特别是李蓮英本家的叔伯兄弟,更是踴躍,希望用最高規格的方式送走太後眼前紅人的母親。

李蓮英葬母花費超光緒?鄉親們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問

二、葬禮排場要多大有多大,袁世凱都不敢管

李蓮英在李家排行老二,他的四弟、五弟帶着4、50萬的白銀回到了老家,立即張羅着辦母親的葬禮。

大城縣之前也有土财主辦過豪華的葬禮,但是一次性要花掉如此之多的白銀來辦一場葬禮,還真的是有點為難大家了,怎樣才能夠将這筆銀子花光,還要讓李蓮英本人覺得十分滿意,而不是當作冤大頭被宰,這一點很重要。

為此,李家兄弟召集了縣裡面最有文化的一群人,從各種古書上找來跟葬禮相關的内容,然後整理了一套比較詳細的葬禮流程,送到還在北京的李蓮英手裡。

李蓮英一看,很是滿意,就決定照此辦法為母親舉辦葬禮,并且說:“隻要把事情辦得排場一點,體面一些,就不要怕花銀子,錢不夠,大不了再加50萬兩。”

不過精明的李蓮英還是不忘交代一句:“按咱家的身份,以尋常百姓人家最高銜就可以,千萬不可超越禮制!”

由此可見,盡管位高權重,李蓮英為人還是比較清醒的,不像明朝時的大太監劉瑾和魏忠賢,人還活着的時候,就在全國各地給自己立生祠。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工作,所有的事宜都已經辦理完畢,此時已經到了其母親去世之後的第二年春天了。

李蓮英葬母花費超光緒?鄉親們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問

為了讓母親盡早入土為安,李蓮英決定在1908年的春天為母親舉行葬禮。

由于葬禮的流程極為繁瑣,整個過程持續了35天,在這35天裡,隻要是大城縣的人,不論是官員,百姓,奴隸還是乞丐,甚至是過往的客商,都可以免費去吃席。

吃席之後,不但不要錢,還要送錢給前去吃席的人,這樣的怪事在大城縣簡直就是百年難得一遇。

然而,在最初的幾天裡,前去吃席的人并不多,李蓮英很是不解,找人一打聽,原來是袁世凱派來了幾百名清兵駐守,讓老百姓都不敢靠近。

李蓮英一聽,很是氣憤,立馬找到袁世凱,讓這群清兵不要在白天出現,隻是晚上才出來巡邏,護衛李家大宅的安全。

清兵撤走以後,前來吃席的人就絡繹不絕了,從早到晚都有人來光顧,在給李蓮英的母親上香作揖之後,就被安排入席吃酒。

北方人的酒席,雖然不像南方人那麼精細,但是貴在分量足,可以使勁整。

李蓮英母親葬禮的一日三餐,并沒有早中晚的差別,餐餐都是雞鴨魚肉等美味佳肴。

當儀式才一半的時候,整個大城縣的豬都被買光了,連帶周圍縣裡面的豬肉價格都上漲了好幾倍。

除了豬肉之外,其他的一些食材也在此期間大漲特漲,遠遠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好在有李家大宅這個免費吃飯的地方,不然不知道當時會餓死多少人。

于是,有很多的人前來吃席之後,不僅白吃白喝,在走的時候,還要用各種容器盛滿了帶回家,儲存起來以備青黃不接時供全家食用。

李蓮英葬母花費超光緒?鄉親們白吃白喝35天,往家拿多少一律不問

三、李蓮英母親葬禮花費白銀55萬,遠遠超出光緒帝的50萬

在鄉親們白吃白喝白拿了35天之後,李蓮英的母親終于要下葬了。

在下葬的這一天,李蓮英請來了二十多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擡着母親的石棺上了山,安放在早已建好的墓穴裡面。

俗話說,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軟,在李蓮英母親下葬的當天,大城縣裡的男女老少,隻要能夠下地跑得動的,都來為他的母親送行。

送葬的路途上擠滿了人,綿延了數十公裡,那氣派,那陣仗,完全不輸給任何一個帝王之家。

受到李蓮英恩惠的大城縣老百姓,借助其母親葬禮期間收藏的食物,度過了1908年那個缺衣少食的春天和夏天,成為很多人一生中都念念不忘的美好回憶。

當整個儀式完成之後,李家大宅頓時安靜了下來,李蓮英和幾個兄弟坐在一起算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整個葬禮花費了55萬兩白銀,超出了原定的五十萬兩白銀。

不過,在李蓮英的眼裡,為了母親,這些錢都是小事兒,讓母親能夠在平安入土才是自己最大的孝心。

同年冬天,慈禧太後和光緒帝先後去世,慈禧太後的葬禮自然不必說,那是有多風光就有多風光,總的花費在125萬到150萬兩白銀,折合現在的人民币大約2億元左右。

光緒帝的葬禮則要簡單得多,花費大概隻有慈禧葬禮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50萬兩白銀,甚至趕不上李蓮英母親的葬禮花費,不得不是光緒帝作為滿清的皇帝,真的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