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師吾父,懷念跟随哈荔田的日子
我是哈氏醫學第四代傳人張吉金,哈氏流派傳承工作室學術傳承人,曾任天津市中醫藥學會婦科學會副主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最高學術委員會委員,婦科主任,碩士生導師,天津中醫藥大學首批“名醫師帶徒”導師,天津市衛計委“天津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現為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返聘專家,天津中醫藥學會婦委會學術顧問。

我從事婦科醫教研六十餘年,與哈氏聯姻五十餘年,是第四代傳人哈孝廉的夫人。哈荔田教授不僅是我的親人,也是我的恩師,我與哈老共處20餘年,盡得其親傳,成為哈氏婦科第四代傳人。他的醫術、醫德和工作态度,對我影響很大,使我受益匪淺。
壹
結識哈荔田 他為我講述傳統醫學之美
我從小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由于家庭變遷,父親英年早逝,幼時生活貧困,是以我立志學本領,改變生活狀态,中學時期由于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後保送至天津市衛生學校(天津醫科大學前身)醫療系,那是一所供給制學校(吃、住免費)。從此,當時我說實話不太喜歡學醫,但是為了感恩,我還是覺得應該幹一行,愛一行,回報社會,這就為我奠定了從醫之路。
青年時期的哈孝廉、張吉金夫婦
我中學畢業後,被保送至天津市衛生學校(天津醫科大學前身)醫療系,系統學習了三年西醫理論。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天津中醫學院,有幸第一次聽院長哈荔田先生講課,覺得中醫非常神奇,更被他精彩的解讀所吸引,初識傳統醫學的美妙。于是決定學習中醫。我進入夜大,在職學習八年中醫。在此期間,結識了哈荔田的兒子哈孝廉,結成了一生的伴侶。而我也是以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博大精深的哈氏醫學。
貳
随診二十餘年 既是父親也是老師
畢業後,我拜在哈荔田先生門下,正式開始傳統師帶徒式的系統學習。我們也約定,在家裡,我就叫他爸爸,在醫院,我要稱他老師。
爸爸那時擔任多種行政職務,但始終未脫離臨床,每周至少堅持一次義診(當然還有業餘時間,患者上門來問診),這期間我一直随診,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先生逝世前,這二十餘年的時間讓我盡得其真傳,從中學習與繼承了哈氏婦科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以及醫者父母心的醫德。
爸爸是有仁心、仁德、仁行、仁術的人,他心地善良、無貪欲、無嫉妒、無谄媚功利,心态平和。
他曾說:“做為一個醫務工作者,首重醫德,乘人之危取不義之财,這都是絕對不能做的,隻有醫術沒有醫德也不是一個好醫生。”在平時義診中分文不取,偶有患者攜禮相謝,診後仍堅持以禮還之,而自費配藥、饋贈患者之事有口皆碑。
哈孝廉、張吉金夫婦和女兒哈紅
婆婆曾對我說,有一次他患痔瘡,坐不下,就跪着給病人開方子。這件事兒我牢記一輩子,思及此事,每每動容,醫者當如此,俯身為人見德之高,現在我也帶着女兒和徒弟,傳承給他們的,不隻是哈氏的醫學,還有哈氏的精神!
叁
感悟哈氏婦科 從易水而不拘泥
哈氏曆代從醫都主張要系統學習和掌握西醫理論知識。爸爸在華北國醫學院讀書期間,所設課程以中醫為主,中西兼授,期間又主動去北大醫學院聽西醫教學課程,但還不以學院課程為滿足。
爸爸有很多朋友都是西醫專家,經常互相交流學術問題。他認為“當今的中醫師要想提高個人學術,要想在中醫藥理論和實踐中有所建樹,單靠中醫藥千年的成就是不夠的,必須要學習西醫的診療技術”。是以在臨床中,他不僅耐心給我講解中醫知識及經驗,有時還虛心向我咨詢西醫的理論技術(因我是學西醫出身),是以在治療中以中醫辨證論治為本的原則下,參照西醫的診斷,結合中藥的藥理分析經進行立法施藥,效果相得益彰,是以他是中西醫結合的倡導者,即他提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其二是博采衆方,先師告誡:“學習中醫本在文獻,活在人。文獻是記載前人的理論經驗,而活的經驗掌握名醫之手,也散在民間,每位名醫都有一優勢,也就是他的活經驗,都是中醫藥的寶藏。”是以,他有搜求名醫方案、手迹的癖好,每有所得,如獲至寶,惜其所集,均毀于動亂之中。平時凡遇有中醫藥及西醫學的新發現、新知識、新研究成果都孜孜不倦地學習,并應用于臨床及科研中。
肆
言傳身教 待我如親生授業不保留
哈荔田是我的公公,但他待我如親生女兒,我自幼喪父,更是把他當成父親,我們相處20多年,他在家中都叫我“閨女”。這期間我每周都有一個半天随他義診抄方子,生活上,他非常關心我,有時和他一起去外地參加學術活動,他總是很照顧我,幫我安排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有一次去南方脫産學習,爸爸知道我吃不慣南方的飯,非常細心的買了8和鳳尾魚罐頭,讓我解饞。
張吉金陪同哈荔田參加學術交流活動
傳授醫術時,他從不保留,有問必答,而且總是鼓勵我提問,有時遇到一些難題,他會記下來,然後自己查資料,等我下次來時,他會拿出詳細的解決方案,甚至會拿出幾套方案,治學之嚴謹令我歎為觀止。
他一直在曾促我總結經驗撰寫論文,每次參加學術會都促我寫論文,這也是我學識增長的主要原因,看到我的進步,他也很高興。基于先師的臨床經驗,我在這30年中先後研發了治療子宮肌瘤的“消癥丸”,治療卵巢囊腫的“散結丹”,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的“二甲丸”,及治療月經不調、不孕症、盆腔炎、痛經及乳汁不下等驗方,廣泛應用臨床,療效頗佳。
伍
傳承哈氏醫術,更要傳承哈氏醫風
我現在雖年過八旬,但我仍牢記爸爸的訓示,一直沒有離開臨床工作,現在每周都參加門診,不斷總結經驗。
耄耋之年的張吉金主任仍堅持出診,鑽研學術
哈氏醫學第四代和第五代傳人
我現在也有幾個徒弟,通過他們,我将爸爸的醫術和醫德醫風傳承下去,有些典型的病例或者疑難奇症,我會告訴他們,老哈老怎麼治療處理,我傳承哈老的經驗加上我60年的經驗,又怎麼處理。希望哈氏醫學能加發揚光大,幫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關注@哈氏婦科傳承人了解更多婦科養生知識。 #婦科##女性##健康#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