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煙,一定程度上可以複原。老照片作為珍貴的曆史碎片,是能夠拼湊社會人文圖景的。本文刊發10張晚清老照片,為大家呈現100多年前的人和事。

義和團糧台。
糧台本是清軍的後勤保障機構,負責糧食、蔬菜的采買供應,義和團這樣的非正規軍也有樣學樣。1900年春天,直隸、京津一帶短時間内彙聚了數十萬團民,其軍糧确實是一個大問題,若沒有一支專門部隊負責,就難以滿足大軍的吃飯需求。照片中人物手持的旗子上寫着“欽命”二字,這是打着慈禧太後的名義向民間征糧。
1899年,馬家堡火車站。
馬家堡火車站位于北京永定門外2公裡,連通盧漢鐵路、京奉鐵路,1897年建成投用。原本計劃将車站設于城内,但朝廷未予準許,擔心鋪築鐵路會妨礙風水和“龍脈”。1900年6月12日,這座火車站被義和團付之一炬。戰亂平息後重建,并改名為永定門火車站。
慶親王奕劻抱着自己的小孫子。
奕劻在晚清政壇上活躍長達60年,老奸巨猾,庸碌無能,隻以斂财為能事,一生積累了巨額家資。他的子孫尤其不成器,他死後,其子孫吃喝嫖賭抽無一不作,很快将财富揮霍一空。
安徽小孤山。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長江中流,周圍1裡,海拔78米,形态特異,以奇、險、獨、孤而著稱,被譽為“江上蓬萊”。這個地方與世隔絕,很适合潛心修行。半山腰上的建築為啟秀寺,依山而建,面臨大江,樓閣軒昂,極其壯觀。
鑒湖女俠秋瑾穿男裝留影。
秋瑾出生于浙江紹興,是一位大義凜然的革命志士。她緻力于反清鬥争,謀求推翻數千年的封建統治;提倡女學,推動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平時喜愛穿男裝,積極倡導尚武愛國精神,性格豪爽。1907年7月,因組織武裝起義事洩被捕。在獄中她拒絕招供,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後從容就義,年僅32歲。
廣州西關的街道。
這條街上店鋪林立,商業繁盛,挂在門面上的招牌密密麻麻。其實這張照片最吸引我關注的就是招牌,上面寫的字風格各異,都特别漂亮,有賞心悅目之感。
皇家禦苑景山。
景山又稱“煤山”,為北京城内的制高點。它由五座山峰組成,山頂分别建有亭子,造型優美,居中的叫萬春亭。禦苑之内樹木蓊郁,風光秀麗,其外則一片蕭條,道路上積了厚厚的塵土,一刮風必然是塵土滿天飛,一下雨又是泥濘難行。
琴瑟和諧的夫妻。
為了拍照,他們穿上了“壓箱底”的衣服。丈夫的長袍和妻子的馬面裙都有明顯的折痕,可能是逢年過節才會穿出來的衣服。那時候拍照确實不容易,值得隆重對待。
背籮筐的少年。
攝影師沒有說明他們在做什麼事,顯然是在為生計奔波。
閨蜜合影。
六位女子年齡相仿,着裝打扮相似,個個貌美如花,當屬年輕男子追逐的對象。舊社會女子纏裹小腳,過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與外界聯系很少,交往緊密的也就是幾位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彼此稱之為閨中密友,也就是閨密(現在多寫成“閨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