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來:網絡文學的命名,包含了盲目的技術崇拜

作者:Beiqing.com

撰稿丨王一平

阿來:網絡文學的命名,包含了盲目的技術崇拜

阿來,當代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主要作品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舊年的血迹》,非虛構作品《大地的階梯》,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等。曾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

除了人,文學還應包含更廣闊的世界

從《塵埃落定》到《雲中記》,阿來在創作題材上似乎正在經曆着從“社會現實”向“人與自然關系”的轉變。面對這一問題,阿來回應,他的變化更多是循序漸進的,而這種轉變更深層的原因,則來自于他對于“天人合一”這一古老命題的思考。

他指出,在人以外,文學還應包含更廣闊的世界,包含自然界。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自然界常常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托物言志”、“托物抒情”的文學傳統都是通過自然事物進行抒發,杜甫這句著名的“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便是例證。然而,叙事文學興起後,“自然”卻消失了,無論是《水浒傳》、還是《三國演義》,書寫的重點都是人與人。

阿來:網絡文學的命名,包含了盲目的技術崇拜

2011年戛納金棕榈獲獎電影《生命之樹》劇照,該電影講述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玄妙

“為什麼《詩經》、《楚辭》中的自然在小說家筆下消失了?”阿來在講座現場提出了這一問題。他認為,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中國文學缺少科學精神的展現。從新文化運動以來,胡适、陳獨秀等人便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号,然而直到今天,科學仍然沒有進入文學。另一方面,當下生态環境的惡化也值得引起文學更多的注意。他并援引盧梭、利奧波德等美國自然文學作家的作品表達他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在文化上,新與舊的辯證思考

在活動現場,阿來以日本漢學家《中華的崩潰與擴大》一書為例,指出中國文化的包容與強大。在他看來,文以載道、抒情言志是中國文學的偉大傳統,使人向善向美。然而鴉片戰争後,求新求變成為主流。直到當下,“新的便是好的”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共識。

阿來卻認為,在文化上,未必新比舊好。他以當下流行的短視訊為例,指出這實則并不是一種全然的創新,因為在文字出現以前,圖像閱讀便已有之。同理,網絡文學未必全然都好。他更尖銳地提出,“網際網路隻是一種媒介,但直接以網絡文學命名,包含了一種盲目的技術崇拜”。網絡文學貌似很新,但骨子裡是很舊的東西,所謂霸道總裁、寵妃這些題材,與傳統文化中的至善至美正完全相反。

面對這種現狀,阿來提到,在新文化運動時,當時的知識分子便讨論了中國人的信仰問題,他們認為詩學中美的教育、美的熏陶,或許可以構成中國人的信仰。阿來認為,這不失為一種可能。當下的中國文化所面對的,正是“拆了舊房子、新房子還沒建起來”的特殊時期,因而不能隻做拆房子賣瓦的事。

阿來:網絡文學的命名,包含了盲目的技術崇拜

講座現場圖

在死亡中,是否有美的東西?

在阿來新作《雲中記》中,他将焦點對準了汶川地震後的雲中村。小說講述的是,震後擁有上千年傳統的雲中村集體移民到平原。祭師阿巴卻穿過山林田野,來到村裡每一戶人家的廢墟前,焚香起舞、訴說過往。張光芒認為,在這本書中,阿來有意回避了災難文學中常見的災民心态與苦難情結。

面對這一問題,阿來回憶起汶川地震後,他在災區擔任志願者的那段經曆。在他所去的小鎮,二十多秒的地震帶走了一半的人口。而幸存者面對一具具腐爛的屍體,大多報以痛哭。這也讓阿來開始思考,面對死亡,中國人是否隻有痛哭一種态度?在死亡中,又是否有美的東西?

阿來由此想到了莫紮特面對死亡而作的《安魂曲》。在他看來,《安魂曲》中包含着一種面對死亡的期望與希望。當肉體不能維系時,人便常常會渴求靈魂的存在。這是一種自尊的哀傷、一種美麗的期待,這當中既有對自我的同情,亦是對天下衆生的悲憫。

換言之,面對死亡與災難,衆生平等。而中國的災難文學、戰争文學卻往往隻停留于個人記憶、民族記憶,缺乏一種普世的人文關懷。《雲中記》所做的,正是在災難文學中,注入更為寬廣與普遍性的關懷。

阿來:網絡文學的命名,包含了盲目的技術崇拜

1992年伊朗電影《生生長流》劇照,電影講述的是1990年伊朗大地震後,劫後餘生的村民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悲哀神态,反而積極投入災後重建,更加珍視生命,一對年輕夫婦甚至在地震後第二天就舉行了婚禮。

在講座的最後,阿來再次回到“文學的生命”這一主題。他提到,文學對他而言永遠是一個不會終止的啟蒙過程。他并以福克納、海明威等作家為例,講述文學為他帶來的強大的人道主義的洗禮。他進一步指出,未來的文學将會是歌德所言的“世界文學”。文學将不再局限于民族與國家,而站在全人類的立場上。在他看來,科幻小說與自然文學正代表了這種方向。

此外,他認為,文學之特殊性,不在于故事,而在于語言。中文正是一種擁有很強音樂性的語言,因而中國文學也不應僅僅滿足于叙事,更應進行語言之美的探索。面對當下個人的語言的消失與套話的盛行,他希望,文章之美與修辭之美能夠滲透到人的精神生活與情感生活中。

作者丨王一平

編輯丨李陽

校對丨薛京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