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公安
2021年10月13日,有媒體報道“19歲四川男孩看守所死亡”,引發社會輿論關注。現就報道涉及的相關情況予以通報。
一、易某某死亡的相關情況
死者易某某,男,19歲,甘肅疊部縣人,暫住都江堰市,無業,有多次違法犯罪前科。2020年7月3日,因涉嫌盜竊罪被都江堰市警察局刑事拘留,由都江堰市看守所羁押;7月21日,四川西南司法鑒定中心出具司法鑒定意見:被鑒定人易某某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7月29日,因疫情原因,轉入成都市看守所羁押;8月7日,被都江堰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準許逮捕;9月28日,案件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2020年11月4日淩晨,易某某身體不适,看守所接報後,駐所醫生及成都郫都正誠醫院醫生及時到場開展醫療救治,上午10時20分,轉往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救治,10時48分,經搶救無效死亡,醫院診斷為:呼吸心跳驟停。
易某某因病死亡後,成都市看守所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制發《看守所在押人員死亡處理規定》(下稱《死亡處理規定》),立即将遺體送至殡儀館存放,并将死亡情況及時層報上級公安機關,同時通報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駐所檢察室,通知死者家屬。11月6日,看守所民警陪同家屬前往殡儀館檢視了遺體。
成都市警察局依照《死亡處理規定》,經封存、檢視監控錄像,詢問同監室人員,對民警及醫護人員進行詢問,調查認定看守所執法合法合規。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駐所檢察室經檢察監督後認定:“監管民警的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二十六條之規定。根據法醫學屍表檢驗,可排除易某某緻死性損傷死亡,檢察亦未發現監管民警有體罰虐待行為。如需明确死因,建議進行全面屍體解剖。”
二、依法處置情況
易某某死亡後,因其家屬拒絕檢視監控錄像,拒絕屍檢,不認可公安和檢察機關的結論認定,并在無法律依據的情況下提出巨額賠償,導緻成都市看守所無法根據《死亡處理規定》進行後續處置。在成都市人民檢察院駐所檢察官的監督下,看守所在近一年的時間内與死者家屬進行了多達40餘次的溝通協調,釋法說理,且建議家屬通過司法程式明确死因、責任,有序開展善後處置工作。死者家屬一直拒不配合。
直至2021年6月,死者家屬聘請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律師作為其代理人,提出同意屍檢、檢視監控錄像的申請,并于7月5日向我局遞交《關于同意對易某某進行屍檢的情況說明》。看守所與家屬溝通後,建議由家屬標明鑒定機構,家屬認可,但尚未明确具體機構。我局和死者家屬的溝通協調工作一直在持續中,目前其仍然堅持無法律或政策依據的巨額賠償訴求。
三、其他相關情況
1、關于網文所稱“看守所内監控不給家屬看”的情況
死者家屬在律師的陪同下,于2021年7月7日至10月11日期間在成都市看守所檢視了2020年11月1日7時之前的完整監控錄像,2020年11月1日7時至11月4日事發的監控錄像,律師和死者家屬商定後向看守所提出擇日再行檢視。網文所稱“看守是以疫情為由,至今沒讓她看到11月4日事發前4天的監控錄像”不屬實。
2、關于網文所稱“孩子的肋骨像雞骨架一樣,他經曆了什麼?”的情況
通過檢視成都市看守所事發前15天的監控錄像,發現易某某食量較小,每次就餐後均有剩餘,其所剩飯食由監室内負責回收餐盤的在押人員進行處理,也存在易某某主動将飯食給予其他在押人員的情況。經調查,不存在同監室人員對其欺壓、霸淩等行為。
根據看守所醫療記錄顯示,易某某在押期間未報告其患有嚴重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其身體健康情況及死因需通過屍檢等司法鑒定手段查明。
3、關于網文所稱“家屬申請取保候審被拒絕”的情況
經調查,死者家屬從未提出過取保候審申請。網文所稱不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