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33歲的馬女士因為右側腰部脹痛不适,到上海市同仁醫院泌尿外科就診,檢查發現右腎直徑達20cm的瘤子,比網球還大得多。診斷是腎巨大錯構瘤,怪不得一直腰部脹痛不适。
因為瘤體太大了,直接手術切除恐怕風險較大,出血量也多。為了給予病人最佳的治療方案,泌尿外科和介入科強強聯合,先用介入的方法,對瘤體進行栓塞,使其血供減少,再進行手術切除。在兩個科室的完美合作下,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術中出血量<100ml,患者恢複得也非常好,很快就康複出院了。
那麼,這個腎錯構瘤,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腎錯構瘤是腎髒最常見的一種良性惡性良性腫瘤,因惡性良性腫瘤組織含有血管、平滑肌和脂肪3 種成分,又被稱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簡稱腎錯構瘤。
由于腎錯構瘤内含有特殊的脂肪成分,無論在超聲、CT 還是磁共振的圖像上都有特異性表現,這是少有的通過影像學檢查就能夠确診的良性惡性良性腫瘤。随着現代檢查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無症狀腎錯構瘤被發現。
這是一種先天性疾病,男女都會發病,以女性多見。此病可以是單腎發病,也可以是雙腎發病。腎錯構瘤會緩慢生長、增大,一般沒有症狀,多數患者在體檢時偶然發現,部分患者因為瘤體血管破裂出血,出現劇烈腰背部疼痛和血尿等症狀而緊急就診;嚴重者可在短時間内出現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體積小的腎錯構瘤表現為小結節或類圓形病變,有包膜或假包膜,與正常腎髒分界清楚。惡性良性腫瘤逐漸增大後,會像樹根一樣浸潤生長,可浸入、破壞腎髒組織;惡性良性腫瘤長得越大,浸入腎髒越深,破壞正常腎髒越多。若是雙腎多發錯構瘤,大量正常腎髒組織會被破壞,最終可導緻腎功能不全,甚至腎功能衰竭。
影像學檢查超聲、CT 或磁共振都能夠确診。
超聲往往顯示大小不等的腎髒混雜回聲腫塊,夾雜有高回聲的脂肪組織特征;可見異常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瘘或動脈瘤等;合并出血者腎内或腎周可見低回聲包塊。
CT圖像上可見密度不均勻的腎髒腫塊内夾雜有低密度的脂肪成分。磁共振可明确病變内的脂肪成分而确診。
發現腎錯構瘤,建議盡早治療,将腎錯構瘤消滅于萌芽狀态,以防止增大時浸潤、破壞腎髒。又因為腎錯構瘤具有大量動靜脈畸形或動脈瘤者,存在大出血的風險,也應當盡早治療。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開放性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切除部分腎或摘除整個腎髒。而現在興起的微創介入治療,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的腎髒組織,預防腎出血,對于體積大、與正常腎髒分界不清的腎錯構瘤,更宜選擇介入栓塞術。
介入手術是在醫學影像裝置的引導下,經股動脈穿刺,引入一根細導管至腎動脈,經過造影證明惡性良性腫瘤的供血動脈,然後根據瘤體的結構形狀,選擇不同的栓塞劑,包括明膠海綿、無水酒精、微球、彈簧圈等,通過導管将這些栓塞劑推注到惡性良性腫瘤的供血動脈,供血動脈被堵死了,惡性良性腫瘤失去了養分,自然也就萎縮壞死了。整個手術過程當中,患者都是清醒的,不需要全麻,也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介入栓塞治療既能達到治療目的,又可保留正常腎髒組織,也可以與外科手術配合進行,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病例,這樣患者創傷小,恢複快,術後3 天~5 天即可康複出院。
是以,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介入,選擇了介入。2018 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夫人梅拉尼娅,因為突發劇烈腰痛、腎出血,診斷為腎錯構瘤,也選擇了介入栓塞治療,腎髒出血得到治愈,身體很快恢複。
在臨床工作中,不論是單獨手術,還是配合兄弟科室進行輔助治療,很多時候都能看到介入醫學的身影。關于介入,您還有哪些想了解的呢?歡迎一起交流呀!
讓更多人了解介入治療
上海市同仁醫院介入科是上海市醫學重點專科,診療特色包括各種良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綜合介入治療,如肝癌、肺癌、胰腺癌等;惡性消化道梗阻的介入治療;急性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療;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症的微創治療等。
【門診時間】
尚鳴異主任專家門診:每周一上午
介入專科門診:每周二上午
預約就診請關注公衆号:
(配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删除)
供稿:介入科 劉冰妍
稽核:宣傳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