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打了36年的鍋盔,中年大叔終獲幸福人生!</h1>
時光倒退到1984年的冬天,一位從簡陽受邀來成都國營糧店的年輕小夥,第一份工作就是打鍋盔。
身處當時繁華的大都市,這位姓邱的年輕人總是對工作和生活充滿着熱情和拼勁,那時的鍋盔很便宜,一毛錢一個,而且還必須要拿糧票來換購。再後來國家逐漸取消了糧票的購買限制,老百姓終于可以自由的買賣食物,而正是在那個時候,小邱發現了一條更好的謀生之路......
如今整整過去了36年,當年意氣風發的年輕小夥已經變成了“油膩”大叔。小小的鍋盔也搖身一變成為了成都的“網紅鍋盔”!當然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在提到這其中的艱辛曆程時,大叔言語中始終透露着一種如釋重負的感受。

為什麼隻收現金?
大叔很憨厚地笑了笑解釋說:“唉,我們這些年紀大了,耍不來啥子微信,搞不懂啊!”
在我們與大叔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很真實地感受到大叔的熱情和友善。作為一名傳統手藝人,大叔低調、謙卑,臉上總是笑盈盈的,手裡的活卻是一刻都未停歇。
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我們詢問大叔生意狀況時,大叔難得在臉上出現了自信的表情,笑呵呵地說:“以前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也就一兩百個,現在整成網紅了,每天基本都是六、七百個!”
正當我們驚訝不已的時候,大叔又說出了一個讓我們羨慕不已的事,這幾十年間,他在成都買了三套房!好吧,頓時覺得大叔變得更加親切了!
大叔的“網紅鍋盔”實則是最傳統的老鍋盔做法,不加涼粉,也沒有什麼配菜,就是最“純粹”的鍋盔!
在這簡陋樸素的環境裡,大叔每天都用最簡易的工具,老面純手工的方式,進行和面、揉面、醒面、打面等,就在舉手投足間,大叔的身上似乎散發着光芒,這是最質樸的勞動人民的光芒!
圓圓的鍋盔基礎已經做好了,首先放在在鐵闆上定型,待鍋盔變得“堅硬”的時候,就要轉入烤爐中去。
在大叔這買鍋盔的顧客,好多都是很多年的回頭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排着隊,有的新顧客不知道大叔隻收現金,于是經常會出現大家彼此交換零錢的其樂融融的場景。
不知從何開始,烤鍋盔的爐子已經從傳統的炭爐改成了電烤爐,或許這是對于環境衛生或者安全方面着想吧。
對了,在這裡溫馨提醒下大家,在大叔這買鍋盔,千萬不要以排隊人數預估時間,因為有的顧客會一次性買走幾十個鍋盔!剛出爐的鍋盔真的會看得你嘴饞!
<h1 class="pgc-h-arrow-right">傳統的手工做法,道地的老成都風味!</h1>
鍋盔有幾種口味,紅糖鍋盔、白面鍋盔、椒鹽鍋盔等,這裡強烈推薦的是紅糖和椒鹽!
有的年輕顧客第一次慕名過來買,大叔總是會很貼心地問:“混糖鍋盔加了堿味,你們吃得慣不?”
然而對于老成都人而言,真正道地的混糖鍋盔,吃的就是那一口堿味!
大叔給我們裝好鍋盔,還不忘叮囑我們說:“吃鍋盔一定要趁熱,但是小心紅糖燙嘴巴哦!”
可能是我太心急,紅糖鍋盔一咬開,紅糖汁就“爆”了出來,真的是燙死了,不過真的是超級好吃!
剛出爐的紅糖鍋盔,建議大家直接掰開來吃,一來是讓鍋盔快速降溫,二是可以更加直覺地欣賞鍋盔内部的“風景”:紅亮亮的紅糖,香甜濃郁,一陣陣的甜香味撲面而來,每一口似乎都在告訴你一個甜蜜的“故事”!
一個小小的鍋盔,大叔做了整整36年,如今坐擁成都三套房産,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巅峰”。但是大叔卻很謙虛地說,每天能在這小區門口打鍋盔,看到那麼多熟悉的老顧客,心裡總會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雖然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但是大叔卻依舊熱愛這份傳統的手藝。
直到我們臨走時,大叔略顯傷感地說,假如哪一天真的做不動了,也希望有人能把這傳統的手藝傳承下去!
成都的美食千千萬萬,而傳統道地的手藝卻是屈指可數,希望大叔身體健康,讓更多的人能夠品嘗到最傳統、最道地的老鍋盔!
關注我們@毛起吃,更多的成都道地美食分享!
(喜歡鍋盔的朋友,可以評論回複“”,即可擷取大叔的具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