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割機穿梭忙。範婷 攝
甯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範婷 喻恩來) 處處金黃,稻谷飄香。眼下正值晚稻豐收季,連日來,全市各地農戶趁着晴好天氣,抓緊時間收割晚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10月28日上午,在金洲鎮箭樓村,一台台收割機馬力全開,馳騁在一望無際的金色田野上。收割機所到之處,稻浪翻滾伏地,機尾噴出粉碎的稭稈散布在農田裡,不到10分鐘,收割機便停下,把滿滿一車稻谷倒進等候在機耕道上的拖拉機車鬥裡。隻待稻谷裝滿,拖拉機便拉動引擎,轉運至烘幹中心。
甯鄉圓湖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勇站在這一派豐收美景中,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今年風調雨順,晚稻畝産達500公斤,相比去年增加了150-200公斤,實作了豐産豐收。“我們合作社今年種了1500畝晚稻,因為天氣很好,稻谷長勢非常不錯,産量很高,産生的效益也很不錯。”據悉,該合作社一家是集種植、服務、農資供應、教育訓練、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糧食綜合服務中心,輻射周邊近20000畝良田,常年為周邊農戶提供糧食烘幹、儲藏服務,并提供機耕、機插、植保飛防、機收等服務,2020年實作産值1018萬元。
“受未來陰雨天氣影響,晚稻全部收割完畢可能要到十一月上旬,但根據目前情況來看,豐收在握,全市晚稻糧食總産量預計超23萬噸。”據市農業農村局種植管理科科長尹建軍介紹,今年我市全面落實中央、省、長沙市關于發展糧食生産的重要精神,大力發展糧食生産,全市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63.71萬畝。其中晚稻種植面積達56.14萬畝,平均畝産量達400~450公斤。同時,為了保證顆粒歸倉,市農業農村局以集體經濟中心為主組建了一支農機技術服務隊伍,對全市農業機械進行全面檢查維修(保養)服務,目前,農機服務隊伍維修(保養)各類機械裝置6000多台次,為秋糧收割提供了有效保障。
據了解,為確定全面完成今年省、長沙市下達的糧食生産任務,我市糧食生産以“穩面積,穩産量”為指導思想,以早稻專業化集中育秧和10個雙季稻輪作萬畝示範片為依托,加大耕地“非糧化”和抛荒的治理力度,全力打造甯鄉糧食品牌。
【來源:今日甯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