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東漢開國功臣裡有一位劉秀的親屬郎舅将領叫李通,備受劉秀重用愛護,最後官職直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雖有郎舅之親的重要成分含在其中,但其才能功績的貢獻也不可磨滅,最大的就是對劉秀兄弟舉義旗造反的推動力,對劉秀大業可成的堅信信念;這一切卻都是來自于圖谶[chèn]上講的"劉氏複興,李氏為輔",這是怎麼回事呢?(圖谶基本意思是一種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兇的隐語;指将要應驗的預言、預兆。)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李通畫像

一、李通來曆簡介:

李通出生年月不詳,逝于公元42年,字次元,南陽郡宛縣人,家中世代經商,為當地富足豪族;李通當了巫縣縣丞,也頗能幹,到新朝末年民怨沸騰,李通看到這番世景不願意再做官,加上家庭富有,又得知父親等人的占蔔預言,幹脆辭官回家等待時機。公元22年,天下動亂,王常的下江兵和王匡的新市兵興起,南陽地區也開始騷動;李通的堂弟李鐵和他商議說:“現在天下四方擾亂,王莽政權眼看就要垮台,漢朝當再次興起;南陽的劉氏宗室,隻有劉演兄弟能泛愛并容納群衆,可以與他們共謀滅王莽興漢朝的大事。"李通笑着說:"我的意見也是這樣。”等到劉秀到宛縣避難之時,李通就讓李鐵去接劉秀,李通和劉秀一見面,兩人談了很久,握手極為歡暢;李通被劉秀的才能和風采所撼動,心中認為劉秀有可能就是興盛漢室的龍首級别人物,就對劉秀講了全部谶文的事,劉秀聽到開始大出意外,嘴說不敢當,但心中一定會産生一種豪氣信念。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圖谶和天象

二、洞察天機的來龍去脈:

李通的人生道路選擇,來由是其父親李守給他透露的圖谶預言,和當時國師劉歆有很大關系;劉歆是西漢宗室大臣,經學家,在當時對諸子、詩賦、數術、方技無所不究,以通《詩》、《書》,《易》和《谷梁春秋》等,以能屬文而著稱;著有《鐘曆書》和《三統曆譜》,計算出圓周率為3.1547,世稱"劉歆率"。可以說是一位才學大家,曆經漢成帝劉骜、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衎、新帝王莽幾朝;年輕時就和王莽因同出富貴之家,而又博學相知有着較深的友誼,王莽逐漸得勢崛起之中,拉攏了官場失意的劉歆為其所用,任命劉歆為右曹太中大夫,很快遷官為中壘校尉。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學者劉歆畫像

不久,王莽當上安漢公,随即升任劉歆為羲和、京兆尹,封紅休侯,讓他當上了"典儒林史蔔之官";逐漸推動劉歆成為學術文化事業的最高上司人,而劉歆宣揚鼓吹推行古文經學,特别是其中的《左傳》和《周禮》;這其中頗有一些利于其篡漢奪權的内容,也就是說王莽是有才華的,當政治野心膨脹到最高點之時,他懂得利用文學學說制造政治理論武器;劉歆和王莽互相有幫助利用成長自己最高目标的關系。劉歆最後被王莽拜為國師,這身份地位可以說達到了人臣極點,但劉歆畢竟是西漢宗室子孫,又是極有才學的文人,當上國師之後幡然悔悟自己被王莽好好利用了一大把;于是開始參與謀劃誅殺王莽以奪回劉氏皇庭統治權,事敗後自殺而亡。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老年劉歆劇照

劉歆在天文曆法學術研究中,探索曆史變化與天命的關系,經常會進行一些占蔔事務;對未來的一些事占蔔想預先得知,這不但是皇帝喜歡想知道的,幾乎所有人都是有這種欲望的;是以,很多人利用占蔔術來實作自己的目的、或者想知曉未來的事,好避禍求吉;王莽也利用劉歆等人的占蔔,來實作自己的篡權計劃得到實作;李通的父親李守,身長九尺,容貌與常人特别不同,為人嚴肅堅毅,居家如處官廷一樣嚴謹;李守開始時跟着劉歆辦事,喜好天文曆數和預言兇吉的圖谶之學,擔任新朝的宗卿師;李通擔任五威将軍從事,後來出任巫縣縣丞,有能幹的名氣。而李通聽父親說過,他們曾占蔔由圖谶看到:"劉氏複興,李氏為輔"的預言;也就是說西漢劉氏皇族還能複興,從王莽手中或其他勢力中再次奪回統治天下的權力,會有李氏人的輔助之功;李通堅信不疑這一點,自己的人生選擇路線也由此定下了堅定的調子。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王莽借占蔔預言當奪權政治理論武器畫圖

三、舉事圖謀家親先折:

李通一番預言之說肯定了自己要和劉秀走上複興漢室之路,劉秀卻擔心正在長安當官的李通父親李守安危,李通拿出了一番詳細舉事計劃,他們打算在立秋之時趁都試騎士時造反,讓劉秀和李鐵在舂陵同時起兵呼應;李通安排堂兄兒子李季前往長安,讓父親李守預先能潛逃回鄉脫離王莽掌控。不料李季半路上病死,李守得知消息想潛逃回鄉,卻被好友中郎将黃顯勸住;讓他不要潛逃以防驚動朝廷被關防拿住,不如正大光明上奏折以病老祈求回鄉,這樣走得安穩。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李守畫像

不料這上報奏折因積壓被滞留,時間就被耽誤了,而李通等要舉事之事也被洩露,李通倉惶逃脫;王莽得知消息把李守下了大獄,黃顯上奏求情說事情還不清晰,又說李守是忠于王莽的,自己願意押着李守前去察看實情,如果他兒子真要造反,就讓李守自刎謝罪;王莽被蒙住同意了,不料這時前隊大夫甄阜的奏報送到,确定了李通造反之事;王莽勃然大怒要殺李守,黃顯再次求情,王莽就疑心二人串聯是一夥的,于是就把兩個人都給斬殺了,兩人在長安的所有家眷也被誅殺,南陽郡守官得到指令消息,也殺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屍于宛縣。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王莽殺李守和黃顯畫圖

四、疆場搏殺相知成親:

劉演劉秀兄弟和李通、李鐵三兄弟揭竿而起,稱為舂陵軍,後與下江軍、新市、平林三支綠林軍又進行了聯合,襲蘭鄉、克宛城;公元23年正月李通與劉秀、李轶相遇在棘陽,在泚水之戰中擊敗并斬殺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為親人報了仇。公元23年二月時,西漢宗室劉玄被綠林軍的主要将領擁立為帝,建元“更始”,是為更始帝;劉演劉秀兄弟因勢弱居于聯軍之中,後劉秀主導昆陽之戰取得大勝,名揚天下;李通為大将軍,封西平王;李轶為舞陰王;李通堂弟李松為丞相;劉玄派李通持節傳回鎮守荊州,李通這時娶劉秀的妹妹劉伯姬為妻。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劉伯姬劇照

劉伯姬這個女人也不簡單,在劉演兄弟造反之後,義軍取得了一些戰鬥勝利;劉演輕視了敵人,竟然不顧鄧禹等人勸阻,以弱打強去攻打南陽郡;結果在小長安村(今河南南陽南)遭到新莽南陽郡守甄阜、都尉梁場邱、偏将軍陸智的伏擊。戰場殺聲連天,無數漢軍将士和眷屬倒在血泊之中。二哥劉仲戰死,撫養劉秀、劉伯姬長大成人的嬸母(劉良妻)和她的幾個孩子陣亡,漢軍大敗。劉秀、劉伯姬兄妹同騎一馬向外突圍,正行間,見一隊官兵正槍挑自己的二姐劉元和兩個尚不懂事的外甥女;目睹親人慘遭殺害,劉秀立即拔出劍來,要與敵人拼殺;在此千鈞一發之際,劉伯姬急喊道:"三哥,三哥!冷靜冷靜。千仇萬恨,以後圖報,我們不能都死;死了,誰還能報此血海深仇!"聽了小妹的呼聲,劉秀才強咽熱淚,喊聲:"二姐!"躍馬沖出了重圍。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劉仲被殺、劉秀和劉伯姬突圍劇照

漢軍敗退到棘陽之時,八九萬人馬隻剩千餘人,外面還圍來王莽朝廷甄阜率領的十萬大軍;為圖生存,興漢室,劉演、劉秀、鄧禹等接受了李通的建議,親往平氏縣宜秋鎮找王匡、王常上司的綠林軍謀聯合。此時悲痛中的劉伯姬,百思不解地反問自己:官軍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威懾力?我軍又為什麼一擊即潰?經過一再苦思冥想,劉伯姬決定親自動手給漢軍繡四面大旗,以激勵将士前進。于是,她從自己準備做嫁衣的布料中選了四面黃錦旗而,選配了五色彩線,擦幹眼淚繡了起來。時值臘月3日那天,聯合大軍出征前,劉伯姬跑上點将台,親手将四面黃絹大旗獻給了大哥劉演。劉演一見高興萬分,連呼:好妹妹!好大旗!将士們一看前有朱雀旗,後有玄武旗,左有青龍旗,右有白虎旗,每個旗中還都繡了個鬥大漢字,即時全場沸騰,士氣大振。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劉秀棘陽之戰畫圖

漢軍和綠林軍的聯合,以鄧禹謀劃的“反客為主”戰略開始實施,守在棘陽空城中的劉伯姬,一面組織老弱殘兵守城,一面派人将戰鼓擡上城頭,擂鼓助戰。義軍精銳盡出,綠林軍從外圍包抄,夾擊之下王莽新朝軍隊一敗塗地,敵降者達4萬之多,棘陽一戰不僅為死難的義軍将士報了血仇,也大大動搖了新莽王朝的基礎。經過一系列戰役,到更始元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于混戰之中,新朝覆滅;而劉伯姬與李通經過同曆戰火的生死洗禮,逐漸地熟知了解,在經媒聯成為一對夫妻。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李通和劉伯姬劇照

五、受重恩寵低調謙恭:

劉秀後持節招撫河北,在河北經過一番波折逐漸崛起,李通夫妻也前往河北相聚;公元25年六月,劉秀在河北建立東漢政權稱帝,妹夫李通被任命為衛尉;公元26年,光武帝封李通為固始侯,受任大司農;他的妻子劉伯姬進封為甯平長公主。李通的天機預言成真實作,不但因功當了官,更成為一位皇親國戚。對于占蔔預言這些東西,在史書中雖有所記載描述,但史書的編寫有着諸多牽扯原因,其真僞難辨;今天看什麼占蔔、預言不過是迷信之說,提前有一些人、有一些假設性的想象和聯想,在後來得到真實實作後,是具有一定誇大性質的。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皇親國戚圖畫

李通最早的預言推動劉秀堅定走上搏擊天下的道路,意義功勞非常大;加之李通随後的諸多戰功,與劉秀的郎舅親戚關系,都讓李通成為一位炙手可熱的重要人物。但是李通這個人并不居功自傲,更不以皇親國戚身份狂妄;光武帝劉秀每次親自帶軍出征時,就讓李通留守京師,期間安撫群眾、建設宮城、修築學校.....統籌安定這後方大學營;這份信任足見劉秀對其的看重。公元30年,李通帶領破奸将軍侯進、捕虜将軍王霸等十營擊敗割據漢中的延岑;并在西城擊敗蜀中公孫述派來救援延岑的軍隊;會師後李通到達順陽開展屯田工作。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李通率軍擊敗延岑和公孫述軍隊畫圖

公元31年,東漢天下基本統一,整個國度開始走向安定,李通就想避開官場走向引退,随以生病為由向劉秀請辭;劉秀卻發起群臣讨論是否讓李通引退,這目的明顯而見不願意讓這個得力親臣走,借群臣之口挽留李通;果不其然,大司徒侯霸等說:"王莽篡漢,把天下搞亂。李通身懷伊尹、呂尚、蕭何、曹參的謀略,建立宏圖大業,扶助神靈,輔佐以成聖德。破家為國,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義。功德最高,海内都有所聞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安定不能忘記危險,應令李通帶職療疾。想傳回諸侯國,不可聽從。"光武帝于是下诏讓李通治療疾病,按時工作。同年五月,光武帝任命李通為大司空;後又被任為宰相,皇恩眷顧,恩寵無數;而李通當了宰相後卻以身體有病為由,經常不理政事,連年告病回鄉;劉秀說你可以帶職回去修養,李通卻不敢應,堅決辭官;直到公元36年,劉秀才許可他上繳大司空官绶,但還特賜他參與朝會;并對其兒子進行加封,劉秀如果到南陽地區,必定派使者前去給李守以太牢的禮儀掃墓;公元42年,李通去世,光武帝劉秀與皇後陰麗華親自前臨吊唁、送葬。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劉秀與陰麗華劇照

總結:李通是年輕時就當過官的人,看到大漢天下被王莽篡權之後,辭官回家當了安樂公;但其對大漢天下始終有一份扶持之心,牢牢記住了父親李牢傳達過來的圖谶預言;并以平民身份首倡劉秀走向複辟大漢基業的道路,因堅定支援劉秀造反複辟,犧牲了自家親人幾十口性命,丢棄了自身富裕安樂的生活;跟随劉秀征戰沙場,這份舍安逸助劉秀搏擊天下的意志,難能可貴;戰有殺敵平四方之功,謀有天下走向歸心之榜,盡忠職守不驕不躁,低調為政避躲皇親之情之恩,更加的難能可貴俗人難比。王霸比喻他和蕭何、曹參、伊尹、呂尚這等人物不相上下,雖有拍馬屁頌揚之嫌,但李通僅僅憑借圖谶預言之說,就定下了人生目标和追随目标,對于劉秀東漢政權的開啟、出現之功,是不可磨滅的。何況其做将、做臣、做皇親國戚都做得極其完美,讓人無可非議;對個人功名利祿、錢财安逸享樂都拿得起放得下,世間這樣的人真的不算多,漢明帝劉莊在評議選雲台二十八開國功臣名将時,為避免因親屬關系被人非議,并沒把李通列入其中;但李通之功足以和這些名将并駕齊驅,甚至于超過一些名将;大家說是不是這樣?歡迎留言交流。

東漢開國功臣良将:信奉天機的李通

李通漫畫像

原創作者:@說客先生dys123愛好龐雜、中庸之道、趣聊簡史、文化小談、歡迎交流、趣心生活。

參考書籍:《後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