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KPCSC提出四項尖銳倡議,矛頭直指血鑽問題

KPCSC提出四項尖銳倡議,矛頭直指血鑽問題

我們說過很多次,在鑽石行業有一條紅線是絕對不能碰的,那就是“血鑽”。按照金伯利程序組織(KP:Kimberley Process)現在的定義,血鑽就是沖突鑽石,即“用于資助針對合法政府的戰争的毛坯鑽石”。

自從2003年KP成立以來,已經讓全世界99.8%的鑽石(也有人說99.9%)脫離了“血鑽”的魔掌。

但是,随着全世界局勢的高速變化,近幾年很多組織都提出了對KP的“血鑽”定義進行優化和擴充的要求。因為KP那套系統已經太古老、太僵化,導緻并不能完全地避免血鑽的流通。

這裡面必定會牽扯到一些利益上的因素,但更多的動力還是來自全社會的監督,尤其是消費者在可持續發展和道德建設方面的意識覺醒。

KPCSC提出四項尖銳倡議,矛頭直指血鑽問題

有一個組織叫KPCSC,全稱Kimberley Process Civil Society Coalition,中文可以翻譯成“金伯利程序民間社會聯盟“。這是一個“傘形組織”,也就是像一把傘一樣,有一個總部,下面是不同的分支機構。

KPCSC的絕大部分成員都是非洲的民間組織,隻有一個叫“比利時國際和平資訊服務處”(IPIS)的組織“稍顯突兀”。(如下圖)

KPCSC提出四項尖銳倡議,矛頭直指血鑽問題
KPCSC提出四項尖銳倡議,矛頭直指血鑽問題
KPCSC提出四項尖銳倡議,矛頭直指血鑽問題

KPCSC的角色是“觀察者”(observer),主要工作是觀察金伯利程序的執行情況,并綜合各分支機構回報的資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呼籲等等。通俗地講,KPCSC是對KP的一種監督。

10月20日,也就是KP準備召開全體成員會議(11月8日-12日)前夕,KPCSC提出了四項倡議:

在鑽石營銷活動中不要進行“無沖突”(conflict-free) 的聲明。

原因:由于金伯利程序對于沖突鑽石的定義過于狹隘,是以其實它無法證明經過其認證的每一顆鑽石都是非沖突鑽石。

如果沒有和那些受鑽石行業影響的社群進行過對話,就不要讨論他們。

原因:那些身處鑽石開采、鑽石加工、鑽石貿易等環節的社群,其實并沒有什麼為自己發聲的機會。言下之意,現在很多流行的針對當地社群的讨論,其實都是空中樓閣。

針對鑽石供應鍊開展盡職調查。

原因:目前在鑽石溯源 (traceability) 方面還存在大量不足和改進的空間,是以我們需要對整個行業,尤其是開采階段進行獨立的、第三方的聽證和調查。

停止維護那些由行業協會提出的業内标準,比如WDC(世界鑽石委員會)的SoW指導方針(System of Warranties,一種鑽石來源的保障系統,《鑽石觀察》9月24日有撰文描述)。

原因:由行業協會提出的這些指導性檔案,并不能作為實際道德性的證明。

從以上四點可以看出,KPCSC這次提出的倡議很敏感、很精準,也很具有針對性。簡而言之,經曆了将近二十年的考驗之後,原有的金伯利程序(KP)已經引起了民間觀察組織的不滿,是以面臨改革。

但是,究竟應該怎樣具體地改革?“沖突鑽石”的定義能擴充到何種程度?針對行業和企業的盡職調查能深入到怎樣的地步?恐怕民間組織并不能給出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能夠趁着KP全體成員會議之前提出這些倡議,是鑽石行業自我鞭笞的重要标志。還是那句話:這從很大程度上講是群眾意識覺醒倒逼的結果。可以預見的是,鑽石溯源(traceability)将在這次改革中擔任重要的角色,為所有的觀點和聲明提供證據。

《鑽石觀察》作為業内媒體,将對此事保持跟蹤,并及時與業内外小夥伴分享進展。

往期推薦

控制血鑽是一個長期進化的過程,而不是靠烏合之衆就能解決的問題

鑽石企業做好口碑,就能賺到未來的錢

越做越“小”的鑽石行業

Sarine:用科技幫助零售商,講一個值得信賴的故事

WDC公布新版SoW,推進鑽石行業的洗牌

獨立觀察,及時分享

鑽石觀察

Diamond Spectator

KPCSC提出四項尖銳倡議,矛頭直指血鑽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