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厄運血鑽”、最貴寶石!被收了133年的智商稅,還能繼續多久?010203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财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4">01</h1>

最近,資本市場又掀起了一個“培育鑽石概念”,着實火了一陣。

各種概念股橫行,大漲特漲,做金剛石工具的沃爾德一天漲了15%;能做出媲美天然鑽石的力量鑽石,靠着新股+概念,沖上了300元/股大關;就連深陷财務造假醜聞的ST金剛都靠着這一次,走出了一波行情來。

為啥突然火了呢?

當然有炒作的成分在裡面,畢竟後續還是有點回落的,但是,從現實層面上來看,它的火也說得過去。

今年最流行的話題之一就是控碳了,碳達峰、碳中和,各種相關的事項已經展開,培育鑽石成為市場新寵也是遲早的事兒。

培育鑽石,也叫人工合成金剛石,1954年,美國GE研制出了世界第一顆人造金剛石,1963年,我國也已經用石墨合成出出人造金剛石。

一個天然,一個人造,差别還是很大。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釋出的《毛坯金剛石生産的環境影響分析》,開采鑽石産生的有害碳排放量為每克拉57000克,而培育鑽石每克拉僅釋放0.028克。

此外,擷取一克拉天然鑽石需要毀壞多達1750噸無法修複、且長期不能耕種的土壤,而培育鑽石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為0,無論是從控碳還是環保的角度,顯然是人造的更加符合當下的市場環境。

當下,人工合成鑽石,無論是在外觀上還是實體成分化學性能上,與天然鑽石已經沒什麼差別了。

憑借着超高的硬度,人造金剛石的應用小到家裝,大到航空航天,基本上都用得到,是工業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但,無論是炒作角度還是市場角度,大家最關注的點還是,它作為寶石的價值。

畢竟,鑽石可是最貴的寶石之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6">02</h1>

起初,鑽石隻是貴族的裝飾物,現存的古老鑽石,不是在王冠上就是在權杖上,擁有者不是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就是法國的路易十四,到後來的泰坦尼克号上的“海洋之心”已經是古董了。

“厄運血鑽”、最貴寶石!被收了133年的智商稅,還能繼續多久?010203

(《泰坦尼克号》截圖)

因為本土并不産,基本上都是靠英國人海外殖民掠奪而來,很多大塊鑽石都來自印度,與其說它是寶石,不如說它是古老帝國強權的象征。

1869年,在還是英國殖民地的南非,發現了鑽石礦,一時很多歐洲人到南非淘鑽,荷蘭人De Beer兄弟買了個農場,開始挖礦,後來英國人塞西爾·羅茲(Cecil Rhodes)也來了。

一開始,挖礦有限制,後來限制取消,塞西爾就開始擴張,兼并了不少礦,在1888年,塞西爾買下了De Beer兄弟的農場,沿用其名,成立了De Beers礦業公司,成為了曆史最悠久的鑽石礦業公司,也就是現在的戴比爾斯。

然後就開啟了戴比爾斯的鑽石的神話。

首先,戴比爾斯走的是壟斷的路子,因為旗下有礦,是以它隻賣給自己選中的客戶,那麼議價能力自然牢牢地把控在自己的手裡,而為了更好地操控價格,它每年的鑽石産量和庫存調配,都是有限的。

那時鑽石礦稀缺,那麼鑽石自然可以稀缺,怎麼賣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但是随着世界各地開始出現新的鑽石礦,戴比爾斯的地位受到威脅,于是它的手從上遊又伸到了下遊,後來,就出了它那句全球流傳的廣告語,“A diamond is forever”,來到了中國的時候,就是“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好麼,鑽石開始和愛情和永遠挂上鈎了。

“愛我?你怎麼證明?”,鑽戒呗。

于是,這個在近代起源也并不算稀缺的神奇寶石,價格超過了曆史悠久的金銀,在營銷的加持下,成為了最貴的寶石之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8">03</h1>

在珠寶櫃台,鑽石可能代表的是愛情,但是在鑽石的原産地,它可能并不那麼美好。

2006年,好萊塢拍了一部電影,本是“小李子”萊昂納多的沖奧之作,卻被衆多鑽石商抵制,這部電影叫做《血鑽》,描繪的是一段90年代在塞拉利昂發生的故事,也可以簡單概述為“一塊鑽石引發的血案”。

“厄運血鑽”、最貴寶石!被收了133年的智商稅,還能繼續多久?010203

在現實世界,塞拉利昂盛産鑽石,顆粒大,淨度高,而且開采容易,甚至在河床随便挖一下,都能找到鑽石。

當财富密碼就在眼前,争奪财富就要付出血的代價。

1991年,塞拉利昂發生内戰,這是一場非常焦灼的戰争,期間反對派“聯陣”和政府軍互相拉扯,各方勢力輪番上台,這背後的動力源,就是鑽石礦。

聯陣幾乎控制了全國的鑽石礦,就開始挖掘鑽石并出口,各種殘忍的手段都上了,鑽石帶來的财源成為擴充裝備和人力的利器;政府軍在南非拉來雇傭軍,把反對派打跑,而雇傭軍看中的也是鑽石礦的份額。

這場持續了11年的血腥内戰最終在2002年結束,5萬人死亡,全國三分之一的人流離失所,這個盛産鑽石的國家,沒有因為鑽石而富裕,反而因鑽石而付出了超高的代價。

而同樣飽受“血鑽”困擾的還有安哥拉、剛果(金),甚至70年代的黎巴嫩内戰,都是鑽石走私者暗中資助的。

“血鑽”終于得到了聯合國的關注,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禁止從這些戰争國家進口未經合法政府準許的毛坯鑽石,以防止鑽石用于戰争,後來不少國家也開始要求鑽石生産國在出口鑽石時必須出具産地證明。

後來,這項制度成為了國際制度,被稱為金伯利程序國際證書制度,目前金伯利程序有54個成員代表81個國家,覆寫了全球99.8%以上的鑽石資源。

“厄運血鑽”、最貴寶石!被收了133年的智商稅,還能繼續多久?010203

《血鑽》上映那年,對電影頗有微詞的戴比爾斯也出來說話,“片中所述早已是過去的事情”。

但2012年底,世界第12大鑽石出産國中非共和國,還是爆發了内戰,再次卷入鑽石沖突,後來中非“血鑽”被金伯利程序所禁。

距今,還不到10年的時間。

04

133年以來,鑽石從最貴寶石到“厄運血鑽”,到如今,正在逐漸成為智商稅。

當初用來締造神話的一些條件,已經不成立了:

稀缺的神話,早已經被證僞,礦藏并不算少,把控産出隻是為了維持價格的手段;

挂鈎愛情,但多元的愛情表達方式,已經不再拘泥于鑽石;

而且,為營銷買單多年的消費者回過味兒來,也開始擁抱人工合成鑽石了。

為啥?便宜。

比如中國的人工合成鑽石的工藝已經很成熟了,河南已經成為了人工合成鑽石的中心,不僅可以做到顆粒大,淨度也可以和天然鑽石媲美。

而且,在價格方面,人工鑽石和天然鑽石之間的價差,可不是一點點,人工鑽石可以解放鑽石愛好者的錢包。

“厄運血鑽”、最貴寶石!被收了133年的智商稅,還能繼續多久?010203

而且,很多鼓吹天然鑽石的品牌在吹的增值也站不住腳。

從價格上來看,天然鑽石的價格也是在波動中逐漸下滑的,但從市場上來看,别說什麼增值了,保值都很難,畢竟,很多鑽石買賣就是一錘子買賣,在終端買了,就很難賣掉了。

珠寶行裡的鑽石是消費品而不是投資品。

是以,這幾年,一些中低端的珠寶品牌已經開始擁抱人工鑽石了,而作為智商稅的始作俑者的戴爾比斯,也在這方面松了口,推出了自己的人工合成鑽石品牌,倒是一些所謂的高端品牌還在硬扛。

還能扛多久呢?

走着瞧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