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場地與文脈
FIELD & ENVIRONMENT
“紹興柯橋,文脈曆史”
明張元忭《三江考》說:
“今山陰三十裡有柯橋,其下為柯水。”
柯橋區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稱,
是中國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
戲曲之鄉和名士之鄉。
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穿流而過,
烏篷搖曳,流水潺潺,
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豐富。
回歸自然,打造詩意的栖居場所
坐擁千年文化古城,綻放一座水畔華著
項目區位圖
項目位于紹興柯橋西郊位置,地塊北側緊鄰錢陶公路,東側鄰水,西側和南側分别為規劃道路;地塊南側500m處未來設有城際鐵路線稽山路站,未來地塊交通更加便捷。
基地緊鄰水系,基地狀況良好,交通友善,居住氛圍也較為良好。
02
沖突與政策
DIFFICULT & STRATEGY
項目所屬區域未來規劃看好,但現有的資源不足;土地成本較高,與相鄰地塊R15形成直接競争關系,如何趨利避害,增加項目的競争力,是本項目的核心沖突點。
設計團隊和業主充分溝通之後從如下幾個點展開應對政策:
01:價值最大化,洋房産品數量排布多,拉高整體售價,提高貨值
02:規劃格局感要好,展現社群整體品質,拉開與相鄰社群(拒絕兵營式排布)的價值感差距
03:在出貨量最多的前提規劃下盡可能釋放更多的公共空間場地,提高居住生活品質
04:立面設計要展現品質感但要嚴控成本,兩廂沖突中得出最優解。
從最後的設計完成效果看,我們基本在現有資源下做到了最優的方案。魚和熊掌在一定的設計平衡後兼得。
03
規劃與格局
規劃總圖在這個項目中是最能展現設計品質的一環,設計團隊在現有任務條件輸入和對場地不斷深入研究之後,基本确定南低北高的大的天際線規劃控制,以及在略顯狹長地塊中根據150米半徑劃分三個大的組團。然後一條貫穿三個組團的縱向主軸貫穿其中,這條空間意義上的中軸同時也是作為社群内公共開放空間的場地,是居民生活娛樂交流共享的舞台。另外。沿河一側景觀資源較好的位置規劃若幹顆獨棟的高價值平層産品,在最南側沿河是布置社群配套樓,該建築在前期是作為示範區售樓功能使用,一座集傳統印迹和現代審美完美結合的示範區(點選此處閱讀示範區設計)建築體量已在19年建成投入使用。這些概念和設想均能從早期的概念手繪總圖可以看出來。
概念階段規劃草圖
在總圖的深化過程中,産品和規劃都在互相有序的調整,但很早定下的總圖大邏輯一直沒有變。概念草圖中通暢的主軸中央景觀插入了兩棟建築,為了不破壞原先的設想,設計強烈建議底部做架空處理,以及推敲兩樓擺放的位置在間距和空間關系上是合适的。這樣的規劃調整帶來的好處是主空間軸上有收有放,各個分割以後的庭院都有各自的空間特性,圍合度更好,也有更好的安定感。
方案落定總圖
規劃生成
規劃資源與産品邏輯——規劃格局的資源配置設定和産品梯級分布都是息息相關的,設計要做的就是在原有天然河景景觀資源面的同時盡可能的多創造好的内部景觀面資源,讓更多的樓宇享受資源帶來的價值提升。
資源配置設定邏輯決定産品梯級方位
沿主要景觀軸配置設定資源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
鳥瞰圖
04
公共空間塑造
在現如今的地産設計領域,極緻化的壓榨土地資源是最主流的提高貨值的方式,很直接也很暴力,誕生了無數個因為極緻的低密追求進而導緻社群沒有可供舒适生活的公共場地,人們的生活隻能被迫退在房子内,無法更多的探到一牆之隔的戶外,久而久之,居民之間也是以會産生更加冷漠的鄰裡關系。作為城市建設領域的設計一份子,建築師有責任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去引導開放商共同創造更加人性化,更有溫情感的居住家園。在本案當中,滿足業主的需求之外,更多精力關注在社群内的公共空間上,也就是說更多的站在使用者層面去考慮問題,踐行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的理想使命。
在本案規劃設計時,就已經預埋了許多生活場景的設想,主要圍繞兩個主要的入口區域和中軸景觀花園以及住宅底部架空空間展開,各個由規範日照間距等錯動出來的空間正好形成了多樣化的場地,通過空間設定和營造可以提供不同人群的各種活動需求,例如兒童童玩學習空間,老人休閑棋牌交流空間,草坪分享集市,健康樂跑跑道,濱河景觀漫步等場景。
概念階段功能分區圖
設計概念空間場景設想,具體以實際傳遞為準 向左滑動檢視更多
05
立面邏輯
PLANNING & ARCHITECTURE
本案規劃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資源和創造資源的同時,也是以産生了較多不同的單體建築種類。項目團隊摒棄隻從單一建築造型出發的傳統設計思路,而是選擇更加宏觀的上位規劃角度,從大區整體考慮造型的邏輯一緻性出發,根據資源片區、單體體型和建築高度三個不同角度,總結歸納,設計大緻将大區分為三片領域,即北側高層區、中軸洋房區和沿河片區。
三個大的片區:1、沿中軸洋房片區;2、沿河獨棟片區;3、北側高層片區;
沿中軸洋房片區:沿景觀中軸對稱分布,靠近主軸景觀的建築部位為虛的體量,偏離主軸景觀的建築部位(臨馬路一側)為實的體量;虛實結合,對比強烈,呼應資源的配置設定;
沿河片區:建築親水一側的立面,強調橫向,轉折處為轉角陽台,保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北側高層片區:建築排布沿中軸完全對稱;
建成效果
具體到單一建築體量,住宅單體樓棟和社群配套(前期美學展示中心,詳見之前發表推文)采用了相似的設計語言邏輯——古與新的融合。建築的基本形體是遵循古典的三段式比例劃分,細節處理是去風格化的現代簡約的造型,南側屋頂設計深色的挑闆暗合傳統江南民居的屋頂飄檐,南側大面積的開窗也更符合室内功能的開窗需求。通體立面采用兩種主要的顔色——中灰與米白來區分形體和構圖,通過不同造型框的範圍來歸攏不同尺寸窗戶的零散感,進而達到有序統一的立面美感。
在創造美感的立面形體之時,如何節約成本也是設計主要考慮的問題,一定的設計細節加入會提升建築近看次元的價值感。
近人尺度基座二層之内采用幹挂石材+鋁闆體系,以上部分是真石漆+EPS裝飾線條。
立面生成-洋房樓王
在建築單體層面,主要從立面風格、形體演變、材質與構造多個次元進行解構分析。
立面生成-洋房
效果圖 / 建成照片對比 向左滑動檢視
建築在嚴控成本的前提下,對建築的細節嚴格把控。尺寸大于30mm的界面,增加線腳細節。标準層細節采用EPS線腳與金屬漆結合的方式,降低成本低同時保證線腳的細節可控。
頭部構造
标準段構造
基座構造
立面材質
06
實景呈現
實景圖
紹興元壟華著社群的設計,在滿足業主正常開發的價值操盤之外,設計更多關注真正的使用者需求,站在使用者角度去分析如何才是宜居家園。我們希望能通過設計創造更多的定制化空間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生活場所,進而提高生活品質,促進鄰裡之間交流,激活社群活力,繼而創造更有人性,更有溫情,更有歸屬感的宜居生活家園。
名 稱:紹興元壟中南·華著
業 主:紹興壟越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
地 址:浙江省紹興市
用地面積:97574.1㎡
建築面積:243935.25㎡
建築方案:AAI國際建築師事務所
合作設計:華彙工程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DDON笛東
攝影:傑意建築攝影工作室
甲方設計團隊:宋海良、顧永林、何金強
建築方案設計團隊:Bill Fang、Jordan Jiang、 Eric Lv 、Ted Han、Mia Ji、Jie Wang、Kaibing Kuang、Dechuan Yang 、 Marvin Chen 、 Daisy Xu 、Shaolong Xue、Minghui Li、Tiansheng Du、Yuejiao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