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文學充斥着大量的玄幻修仙小說,書中的男主角在曆經一番奇遇之後神功暴漲,到了最後毀天滅地、羽化飛仙。
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掌門人”,金庸的小說建立在真實的曆史上,雖然也是虛無缥缈的武俠世界,但他筆下主角、配角的一言一行都合情合理,劇情也經得起反複推敲,總體上的可讀性極強。加上金庸的十五部小說都是宣揚愛國愛民、反對損人利己,裡面的武俠精神值得現代人去學習。

在金庸巧妙合理地設定之下,武學分為内功和外功。一個真真正正的頂尖高手,唯有将内功、外功都練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方能在對決之中赢多輸少。
在金庸的筆下有這麼一位高手,他20歲的時候就不斷地尋找對手挑戰,可曆經三十多年,他依舊未能如願。頗感孤獨的他唯有隐居山林、以雕為友,他就是劍魔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的外功、内功都到了何種境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一、獨孤求敗的外功境界</h1>
獨孤求敗自創一門劍法喚作獨孤九劍,獨孤九劍講究行雲流水、靈活變化,單從外功上來說,能破盡天下武學的獨孤九劍算得上是一門頂尖神功。獨孤求敗曆經利劍、軟劍、重劍和木劍四個階段,最後“草木竹石皆可為劍”,達到了不滞于物的超凡境界。
當年令狐沖在思過崖跟風清揚僅僅學了一會,在掌握了訣竅之後,令狐沖不僅能和田伯光互拆一百多回合,最後更是化指為劍點暈了田伯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二、獨孤求敗的内功境界</h1>
獨孤求敗的外功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内功造詣也是非同一般。在《神雕俠侶》中,楊過曾和雕兄一起生活了半年時間。為了給楊過提升内力,雕兄先是叼來了蛇膽,接着又拍打翅膀逼迫楊過跳入山洪中練劍。
半年之後,楊過内力大漲,他手中的玄鐵重劍雖然無鋒,但隻要楊過将内力灌于劍上,就可以無堅不摧、當場震碎對方的兵刃。
楊過的内力都如此渾厚,和雕兄為友的獨孤求敗更是到了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恐怕獨孤求敗隻要伸出一根手指臨空揮出,就能達到甚至超越楊過玄鐵重劍的威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三、獨孤求敗的弱點</h1>
金庸筆下還有許多高手,像段譽、虛竹、郭靖、張無忌等,常言道:人無完人。郭靖的憨、張無忌的心慈手軟、段譽的不愛練武、虛竹的木讷呆笨都是他們的缺點。作為劍魔的獨孤求敗有沒有弱點呢?還真的有,金庸曾借着楊過的視角将獨孤求敗的緻命弱點展露出來,隻要在特定的條件之下,郭靖就能擊敗獨孤求敗。
在《神雕俠侶》中,郭靖為了襄陽城百姓以身犯險,不顧個人的安危沖進蒙古大軍中厮殺。待百姓逃回襄陽城之後,苦于城門已關,郭靖隻得縱身躍上城牆。城牆極高,郭靖施展了一種絕頂輕功:上天梯。
數日之後,楊過來到襄陽城城下,望着城雄垣高,楊過不禁暗歎:“郭伯伯那‘上天梯’的功夫我可不會,獨孤前輩如何上那懸崖峭壁,我便如何爬上襄陽城頭。”
原來當年在密林,楊過是随着獨孤求敗鑿下來的窟窿這才一步一步爬上劍冢的。于是楊過依葫蘆畫瓢,學着獨孤求敗,挺劍往城牆上奮力一刺……
金庸借着楊過的視角讓讀者發現獨孤求敗的一個弱勢:輕功。否則獨孤求敗沒必要如此大費周折,隻需像郭靖一樣提氣施展“上天梯”,就能輕輕松松地爬上劍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四、郭靖的取勝之法</h1>
倘若将比武的場地設定在襄陽城城牆或者懸崖峭壁之上,讓郭靖和獨孤求敗單打獨鬥的話會如何?
答案已經可以預見,郭靖憑借“上天梯”的輕功在這種特定環境下随心所欲、身随心動。反觀獨孤求敗,他在追擊或者躲避的時候,事先還要用劍氣鑿出窟窿落腳。
獨孤求敗的外功、内功更勝郭靖一籌,但由于痛失地利,隻能含恨敗北。
看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覺得筆者想多了,但若獨孤求敗和郭靖活在同一個時代,當世無敵的他來到襄陽城找到郭靖比武會如何?
恐怕在金庸的奇思妙想之下,他會讓黃蓉想出一個必勝的辦法,那就是在襄陽城城牆上比武。這樣一來,一個利用地形大展雄風,一個受地形影響束手束腳,于是乎獨孤求敗終于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