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1236年,文天祥生于江西。提起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仿佛已經過了千秋萬代。

在中國曆史上,在民族英雄的榜單上,文天祥絕對如鶴立雞群般高大;

但在書法史上,文天祥卻屬于那種扔進人堆便消失不見的人物。其實,從他的書法中,我們更能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文丞相。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

先給大家看看文丞相的草書《謝昌元座右自警辭》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看得懂嗎?

看不懂就對了,雖然看不懂,但是不是覺得很飄逸,很有美感。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乍一看,還以為張旭童鞋的草書。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好的草書就是這樣,讓你看不懂,但看着很舒服。

就像看到你心目中的女神,飄飄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他的字如行雲流水般,灑脫不羁,運筆流暢,一氣呵成。

雖然幾乎一個不認識,但這字裡透着一股強大的民族節氣和文化氣息。

好字!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不禁讓小編感歎,字如其人!

下面,小編讓大家見識下啥才是真正的字如其人。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是個文人,在學而優則仕的時代,他将一個文人的上升之路做到了完美——中狀元。

曆代狀元裡,有大成就的不多,文天祥是最為傑出的一個。

他本來沒有中狀元,但是皇帝在複試中慧眼識珠,将他的考卷選出來,列為第一。

随後他的名字被皇帝驚訝地喊出來,“天祥”,這難道是老天賜給大宋的瑞兆嗎?

然而,好聽的名字并未給大宋帶來好運,它耗死了嶽飛、陸遊耿耿于懷的金,卻迎頭碰上了如日中天的蒙古人。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成了最後一個為南宋送終的人。甚至連皇帝都投降了,大臣們都投降了,文天祥卻決不投降——老闆可以錯,我不能錯。

文天祥在獄中時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隻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

“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于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斬官問他:“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他又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

其實在赴死之前,文天祥已經預見了自己的不朽。否則,他不會在過零丁洋時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不會在漫長的牢獄生涯裡寫下《正氣歌》。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飛揚草書傳後世,不止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書法纖細靈動,翻轉流動,清安岐《墨緣彙觀》評曰:“筆法清勁縱任,不苟其辭。”

這句斷語讓人想起他在被殺之前的絕語: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惟其義盡,是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每次讀完,涓然淚下,在那個禮崩樂壞,大廈将傾的時代,很多人為了功名利祿而變節,但他們卻也早被曆史掃進了故紙堆中。唯有文丞相這樣的偉丈夫才能曆經滄桑,終将不朽。壯哉!

讀罷,再看他的草書《木雞集序卷》,可見風骨剛勁,意氣肅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偉哉文公,千載之士;

大義凜然,甯死不屈!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寫這卷《木雞集序》時,文天祥37歲,這些字筆畫很細,似乎入紙并不沉着,甚至看起來有些柔弱;

但是細看卻可發現,其點畫雖瘦卻硬,轉折處棱角分明,頗具北宋初年隐者林和靖的風采。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

再無人能寫出如此之美的書法。

文天祥的字,才寫出了中國人的骨氣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文天祥的書法,那就是“清”。

這個字于做人便是清爽,于做事便是清明,如微風吹過冰面,那感覺很冷,很幹淨。文天祥的書法,因其人品高而廣受後人珍視,這個鐵骨铮铮的硬漢,留給我們後人的,是一種氣質,一種骨氣,更是一座豐碑。

看文天祥的書法,想文天祥的一生,我們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在看似最柔弱的文人身上,長着最堅硬的骨頭,這本就是中國人本有的骨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