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心想寫一個充滿活力的街區,我覺得它就是上海多元生活的樣闆間:靜安區的武定路西段,一頭搭着常德路,末端連着延平路,方圓一兩公裡的地盤,人稱靜安申根區、魔都聯合國——你随意走在街頭,撞上老外的比例比本地人高,聽到外語的機率比中文大,除了英語還有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各種聽不懂的小語種。

因為老外客人多,附近不但開出好幾家進口超市,連本土的聯華超市都賣起了精釀。
各式館子吃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幾天不來咖啡館就翻牌了,而酒吧的歡樂時光總是漫長……剛健完身的男士在露天座展現肌肉,約聚會的姑娘互相親吻擁抱,白領脫下通勤的西裝,随手鎖上小電驢。
Malabar小小的店面是西班牙人在上海多年的聚點,Raw做南美烤肉,新開的時候是個委内瑞拉主廚,我還替他捏把汗,如今已經是黑珍珠一鑽。
街的那頭,Le Bistrot de Racine的法餐越做越高端,街的這頭, La Crèmerie滿屋子法國奶酪,買回家下酒最實惠了,哦對了,不論在街的哪頭,剪頭發都去中間的Bono。
西餐風生水起,中餐也不遑多讓,短短一條延平路上老盛興湯包館竟然開出兩家,富麥除了有包子還有原本吳苑餅家的招牌蟹殼黃,靠近新閘路,是最近爆火的川菜不問江湖和藏在居民樓裡的溫州粉面。
入夜時分,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熟門熟路地鑽進餐廳,食物的香氣、幹杯的聲音、滿街的喧鬧,恍然香港上環Soho、東京神樂坂、巴黎的瑪黑……
混入享受生活的人群,我們開心地吃了幾家,跟大家分享。
吃喝一頭牛
Fat Cow拿牛做足文章,牛天牛地,可愛至極,看菜單就被逗樂了!柴可夫斯牛、加利福牛亞、May the cow be with you……
店裡的色拉,配方活潑,小份輕食,清新可愛,98塊錢可以選四款,吃得不要太健康:牛耳他是綠油油的毛豆蠶豆牛油果,牛式凱撒芝士給足、毫不遜色,牛約色拉裡的菠菜松子烤蘋果特别牛!
純正美式漢堡也不比三條橫馬路外靜安嘉裡的Shake Shack差到哪裡……
有人喜歡他們家的甜蕃薯條,有人說店裡的奶昔是一絕,總之每周一漢堡買一送一的促銷聲名遠播,到晚了根本就搶不到位子。
胖牛家的精釀啤酒,一濃一淡,每杯還不到三十塊。
Happy Hour從下午就開始,不用趕着八點前下單,周三還有Margarita 之夜,保證酒水充足、快樂不斷。
意大利之夜
Fat Cow貼隔壁就是Central,街坊們歡聚的感覺很像老友記的Central Perk,不同在于這裡是純正意大利風味。
點了一盤色拉,怎麼盤子還有缺口哪?
原來瓷質餐具是餐廳開業時意大利老闆專門從老家定制了帶來中國的,因為疫情阻隔,進不來新貨,破了的隻好繼續用,老闆堅持從意大利進口食材,造了一個正宗的拿波裡披薩爐。
Pizza果木現烤,餅底香韌,邊邊布滿焦洞,辣味薩拉米和辣肉醬澆頭配馬蘇裡拉芝士,這水準在上海可以說無可挑剔了。
當我問服務員額外要番茄醬的時候我知道,她會拿來Tomato sauce而非Ketchup……啊,在pizza的品味上,你永遠可以相信意大利人!
Risotto選了蔬菜味的,蘆筍、 菠菜、帕馬森芝士一片蔥茏,燴飯略微夾生,是不妥協的意式美味。
Fat Cow的雞尾酒調得偏甜,Central的酒保出手更加老道,Happy Hour從傍晚四點到八點,經典意式雞尾酒不妨多喝幾杯咯!
我們從基礎款Aperol Spritz開始,喝到威尼斯日落的Select Spritz,轉而玫瑰花香的Rosen Spritz,進階的到自家用紫蘇浸vodka做的Rosen Shiso,看再來杯意式Mojito,最後以永恒的Negroni收尾,叫買單酒保還送了兩杯Limoncello,好一個經典的意大利之夜!
恍然在日本
過一個丁字路口,是一間類似平成屋的館子叫九州場,氣氛仿佛福岡居酒屋。
兩個日本男人點一套三得利威士忌角瓶可以喝一晚上,老外進門點起燒鳥來也是熟門熟路,還有老客人存着威士忌,服務員送上冰塊杯。
我們呢,下酒菜點了兩輪,酒喝了四輪……品種打了個滿貫。
龍蝦色拉甜咪咪的,回鍋肉,炒時蔬,都是小小一盤,一派和風,好多卷心菜豆芽喲,配ASAKI生啤和酸奶冰潔開場。
香炸雞皮餃,脆脆的雞皮裹雞肉餡兒,做功奇巧,蘸酸酸的檸檬汁和色拉醬,搭配烏龍茶燒酒和櫻花飒哇,機器預調的雞尾酒口味清爽。
烤開片魚,平價小魚,一夜風幹,下酒恩物,嫌淡就自己撒七味粉呗。
以金賓梅子嗨棒和檸檬燒酒收尾,不知不覺也喝多,而此時NHK正在采訪京都祗園的歌舞伎,介紹新一季的演出……啊,鴨川漫步,恍如隔世。
秒回彩雲南
如果你願意往北走一個block到康定路,就能品嘗到連年拿下米其林推薦的雲南菜。
滇道的菜單簡直為老外食客訂制,以豬、牛、蔬菜來分類,包攬了雲南各地的美食,我們特意打聽了一下,廚師是臨滄來的,就跳過了昆明小鍋米線和大理乳扇,選滇西南片區的特色菜。
哈尼族樹花,類似地衣的蕨類, 青檸伴着小米椒,酸爽超辣。
傣族烤魚,簡單的羅非魚,香料鋪滿一層,好在香茅放得多,但城市裡的電烤畢竟不如街頭的碳烤啊,日常想念雲南了。
火腿炒奶漿菌,眼下隻有幹菌子了,重油大火猛炒出來,一邊吃還一邊吐沙,火腿用了宣威的,我們剛剛從那兒回來,吃着特别香!
一支香格裡拉青稞啤酒,一支當地的瀾滄江啤酒,喝出彩雲之南的山高水長。
野蠻人燒烤
夜晚的歡鬧會持續到淩晨,緊跟着早午餐開始排隊……
膠州路街角的Barbarian,屋裡屋外都散發着狂野的烤肉香,餐廳布置得好像原始人的洞穴,看起來是文明未開化的氛圍,其實做的是時髦南美燒烤。
眼下是萬聖節的裝飾
午餐套餐再實惠不過:姜味秘制烤雞,燒烤香伴清爽色拉;
墨西哥臘腸配意面,南美的芝士辣椒跟墨魚汁也挺搭。
店裡自制的漿果汁,明亮又清甜,别人當健康飲料,我用來醒酒……
我喜歡這個街區的感覺:?吃吃喝喝,舒适享樂,是生活本該有的樣子!
要說上海洋氣的小馬路可多了:武康路、安福路、烏魯木齊路……到處街拍、遍地網紅,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姿态,可在我看來,洋氣不僅在光鮮好看的面子,還有充滿生活質感的裡子,它們結合在一起,是這座國際都會非凡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