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曹晶瑞)陽春三月的平谷溫室大棚裡,茂密的桃樹枝條上早已挂滿如紐扣大小的蟠桃,有的表皮已經微微泛黃長勢喜人。平谷區東高村鎮崔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海友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村裡50餘個溫室大棚種植早露蟠桃現在正處于硬核期,3月下旬就開始解袋,預計在4月初搶占春桃市場,今年産量有望突破10萬公斤。

紐扣大小的蟠桃挂滿枝條。受訪者供圖
去年農戶享受到平谷區設施大棚改造的好政策,崔家莊村167棟溫室大棚基礎設施由此得到改造提升,今年桃花期控溫管護工作更加友善。桃如其名,早露蟠桃是成熟最早的蟠桃。因其外觀美、風味甜、品質優、成熟早、顔色紅潤及耐存放的特點而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蟠桃果型具有觀賞性,有“仙桃”“壽桃”之美譽,早露蟠桃味甜、咬一口特别脆。 20多年前張海友就引進了早露蟠桃,在他的帶動下鄉親們從事春桃種植的越來越多,如今已發展到50餘個大棚種植。
“溫室大棚種植春桃要想品質好至關重要的就是掌握好溫度,特别是開花那幾天。早露蟠桃生長周期較短,管理技術簡單,前期投入少,成熟後的鮮桃上市早,甜脆爽口,特别受歡迎。現在我們種植的全都是矮化密植型早蟠桃,不僅便于管理,還可增加畝産和收益,同時,采用農家有機肥料,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證果品綠色無污染 。今年挂果率相比往年要高許多,現在桃子馬上就熟了,現在到這邊既能賞桃花,又能嘗仙桃。”張海友稱。
為此,崔家莊村黨支部專門成立果蔬産銷合作社,扶持合作社将電商産業鍊向前延伸至農産品生産端,參與選種、育苗、施肥、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精準把控種植技術,優化品類種植效益,把分散的傳統農業生産引入現代農業生産軌道。
平谷區東高村鎮依托6400畝果蔬種植資源優勢,“十四五”時期将積極打造北京市本地四季鮮蔬的“菜籃子”工程。通過政策扶持、示範帶動、科技支撐等措施,大力推進設施農業園區建設,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引導鼓勵農戶在溫室大棚裡種植特色林果、瓜菜等高效作物,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據了解,早露蟠桃按照今年的挂果量,送入各大市場、商超價格在25元/斤左右,遊客采摘在40元/斤。
新京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 穆祥桐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