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提起茯苓,人們一定都不會陌生,每當陰雨連綿的梅雨季節到來之時,總會有一份茯苓糕或是茯苓餅仿佛傳統習俗一樣成為不可或缺的一份吃食,而在湯羹中人們也會多加入一味茯苓來氣。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茯苓被稱為重要八珍之一,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很多功效,也有很多的食用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茯苓。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茯苓,中藥名。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幹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面幹燥,再“發汗”,反複數次至現皺紋、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幹,稱為“茯苓個”;或将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幹,分别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主 治:

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茯苓能夠養心安神,對于心神不甯、心悸、失眠多夢等精神方面問題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一些睡眠品質差的朋友可以試試茯苓。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入藥部位:

真菌的幹燥菌核。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性 味:

味甘、淡,性平。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歸 經:

歸心、肺、脾、腎經。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功 效:

利水滲濕,健脾,甯心。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禁 忌:

陰虛火旺者忌服。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炮制方法:

取茯苓個,浸泡,洗淨,潤後稍蒸,及時削去外皮,切制成塊或切厚片,曬幹。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生理特性

1、茯苓個:呈類球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的皺縮紋理。體重,質堅實,斷面顆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層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2、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塊狀或方塊狀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3、茯苓片: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不規則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湯羹中加入一味茯苓來幫助人體利水、排出濕氣

茯苓的食用方法

茯苓薏米餅

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适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茯苓栗子粥

把茯苓15g、大棗10個、栗子25g、粳米100g準備好,然後先把栗子、大棗、粳米放在一起熬煮,然後把茯苓磨成粉末,等到米半熟的時候加入茯苓,然後直到煮熟,在加入糖就可以吃了,它有健脾的作用。

茯苓陳皮姜汁茶

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茯苓麥冬粥

把粟米100g加入水熬成粥,然後把茯苓、麥冬各15g熬成汁,等到米半熟的時候在把藥汁倒入鍋裡面一起煮熟,它對驚悸失眠、口幹舌燥、心胸煩熱等有治療作用。

茯苓可以做很多粥,就不一一說了,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紹後,對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已經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