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被薅羊毛”上了熱搜,損失4000萬。
“0蔗糖低脂肪”的飲料巨頭元氣森林成立至今短短5年時間便與伊利、茅台、康師傅、娃哈哈等一同登上了FBIF9月1日釋出的《2021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排名86。元氣森林的快速發展就是因為其産品用了不參與人體代謝的甜味劑代替傳統的蔗糖。無糖飲料相對來說更健康,能滿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此外,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農夫山泉、東方樹葉、脈動、東鵬特飲、佳得樂等衆多品牌也紛紛推出多款無糖飲料。且市場上無糖糕點、無糖月餅等以甜味劑代替蔗糖的食品越來越多。“0蔗糖”食品市場節節走高,0蔗糖食品、無糖食品即是用不參與人體代謝的甜味劑代替傳統的蔗糖,0蔗糖食品相對更加健康,讓減肥人群和糖尿病等不能吃糖的人群也能夠給味蕾帶去甜蜜。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甜味劑的定義</h1>
甜味劑:賦予食品甜味的物質,按來源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按營養性分為營養性甜味劑和非營養性甜味劑,按化學結構分為糖類甜味劑和非糖類甜味劑。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甜味劑的主要作用</h1>
(1)口感:甜度是許多食品的名額之一,為使食品、飲料具有适口的感覺,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劑。
(2)風味的調節和增強,在糕點中一般都需要甜味;在飲料中,風味的調整就有“糖酸比”一項。甜味劑可使産品獲得好的風味,又可保留新鮮的味道。
(3)風味的形成,甜味和許多食品的風味是互相補充的,許多産品的味道就是由風味物質和甜味劑的結合而産生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分類</h1>
天然營養型甜味劑包括蔗糖、葡萄糖、乳糖、果糖、麥芽糖、澱粉糖等日常食品屬于食品原料範圍,參與人體新陳代謝;因長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營養素,在中國不作為食品添加劑。
天然非營養型甜味劑通常具有熱量低,不參與代謝的特點,通常用來代替蔗糖,達到減糖或0糖的效果。使得糖尿病等不能吃糖的人群在健康的基礎上也能滿足對甜味的需求。
按其甜度可分為低甜度的麥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以及高甜度的羅漢果甜苷、甜菊糖苷等。人工合成甜味劑甜度高、熱量低,在人體内不進行代謝吸收,又被稱為非營養型甜味劑。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使用範圍</h1>
目前,我國可用在食品中的甜味劑共有20種(不包括蔗糖等營養型甜味劑),在GB 2760中明确規定了甜味劑的使用範圍和限量。
按生産需要可适量使用的有麥芽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乳糖醇、紐甜、羅漢果甜苷、阿斯巴甜、索馬甜。
其餘三氯蔗糖、甜菊糖苷、山梨糖醇、糖精鈉、D-甘露糖醇、甘草等甜味劑的使用量需在GB 2760 規定的範圍内。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常見甜味劑及甜度</h1>
表1 常見的天然非營養型甜味劑
<col>
類别
名稱
甜度(蔗糖為1)
簡介
低
甜
度
乳糖醇
0.3-0.4
可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
山梨糖醇
0.6
可用作澱粉的穩定劑和果品的保香劑、抗氧劑和保鮮劑等。
甘露糖醇
0.7
常用于制作糖果或果醬等食品。
麥芽糖醇
0.8-0.9
口感好,多用于增加糖果、飲料等食品的芳香氣味,也可作增稠劑。
木糖醇
0.9
口感清涼,常用于糖果類食品。
赤鮮糖醇
3
口感清涼,多用于飲料和餐糖。
高
甘草甜素
80-300
可增強食品的香氣和風味。
羅漢果甜苷
240
多用于飲料和保健食品。
甜菊糖苷
300
口感近似蔗糖,應用廣泛,被譽為“世界第三糖源”
索馬甜
1600
屬于天然蛋白質。甜度約為蔗糖的1600倍,甜味爽口,持續時間長。
表2 常見人工合成非營養型甜味劑
人
工
合
成
味
劑
甜蜜素
30~80
口感純正,成本低,可配合糖精鈉使用,以降低糖精鈉的苦味。
糖精鈉
300~450
高濃度的糖精鈉水溶液有苦味。嬰幼兒等食品中不得使用。
安賽蜜
200~250
口感好,與多種甜味劑配合使用,協同增效作用顯著,多用于飲料、糖果、乳制品等食品中。
阿斯巴甜
200
口感最接近蔗糖,高溫易分解,苯丙酮酸尿患者禁用,廣泛用于飲料、糕點、含片和口香糖等食品。
三氯蔗糖
600
又名蔗糖素,口感純正,與蔗糖相近,無熱量,性質穩定,風味佳,安全度高,常用于飲料、蜜餞、蛋糕等食品中。
阿力甜
2000
口感清爽,不能長期儲存,常用于飲料、果凍、餐糖等。
紐甜
8000~10000
口感與阿斯巴甜相似,苯丙酮酸尿患者可用,用途較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