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随着輕生活的流行,飲料也開始了“無糖”化,但無糖飲料是不是真的沒有糖呢,既然不含糖為什麼喝的有甜味呢!
無糖是不是真的沒有糖
無糖食品≠不含糖
根據規定,“無糖或不含糖”是指固體或者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低于0.5克,若含糖量低于5克可宣稱為“低糖”。

從科學的角度上看,絕對的無糖食品是不存在的。因為原材料中自帶糖分,除非原材料為水,或者特殊配制的食品才可以做到。
按照國際慣例,無糖食品必須含有相應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者其他人工合成的甜味劑。比如加了糖醇的餅幹可以叫作無糖食品,而根本不加糖也沒有任何甜味的淡味餅幹不能叫作無糖食品。
無糖飲料添加的是什麼糖
主要是甜味劑
甜味劑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口感甜、能量低,并且在體内不會轉化為葡萄糖,是以不會升高血糖,或對血糖值沒有明顯的影響。
目前無糖食品所使用的甜味劑可分為人工代糖、天然代糖和糖醇。
人工合成的甜味劑甜度高、價格低,除了不産生熱量,也不會升高血糖指數,但是大部分人工甜味劑具有苦澀味或金屬後味,同時,人工甜味劑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吃多了可能會拉肚子、破壞腸道菌群、令食欲大增等。常見的有安賽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等。
天然代糖以從植物中提取為主,比如甜菊糖苷、甘草苷、羅漢果甜苷、葉甜素等,一般帶有植物名字。安全性相對人工合成的好,也不升糖,不産生熱量。
糖醇是應用比較廣泛的甜味劑,常見的有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等。糖醇的結構很難被人體吸收,幾乎不升高血糖指數,甜度與蔗糖相近。
無糖飲料真的健康嗎
飲料工業使用人工甜味劑的曆史悠久,早期使用較多的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安賽蜜等。這些甜味劑均為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雖不含糖,但也沒有任何營養價值。
這些人工甜味劑安全性和對健康的影響一直存在争議,但各國政府都準許它們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而且,由于人工甜味劑的甜度比糖高出很多,是以其在飲料中的含量是很低的。“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是以,我們可以粗略地認為,隻要你不是每天喝好幾噸無糖飲料,就不用擔心這些甜味劑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近年來,天然甜味劑後來者居上,大有取代人工甜味劑的趨勢。赤藓糖醇、甜菊糖苷都是其中的代表。很多新推出的瓶裝飲料都選擇了赤藓糖醇。
很多人對甜味劑的诟病并不在其本身的安全性, 而在于它的“甜味”感欺騙了大腦——大腦收到了甜味信号,卻沒有攝入糖,這會導緻它增加對真糖的渴望。
這種說法從理論上講是有道理的,但是人畢竟是有理智的,哪怕大腦渴望糖,隻要你堅持住不去攝入也就沒問題了。至于能不能忍得住,我隻能說因人而異。唯一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主食、糕點、零食也是糖。光是不喝含糖飲料還不夠,這些東西也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