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作者:中國吉林網

穿越百年曆史長河,觸摸紅色記憶。

為進一步用好紅色資源、赓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按照黨史學習教育中央第二指導組和省委的部署,吉林省提煉形成了吉林“三地、三搖籃”的紅色資源。黑土地上的東北抗日聯軍建立地、東北解放戰争發起地、抗美援朝後援地上留下了寶貴的紅色資源,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中國人民航空事業的搖籃裡流轉着紅色的基因。在無數革命先烈鮮血浸染過、無數奮鬥者汗水澆灌過的吉林這片黑土上,承載着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傳承着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黑土地上寶貴的紅色資源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東北抗日聯軍》(中國畫) 黃洪濤

吉林是東北抗日聯軍建立地。1931年12月,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在勞農赤衛隊和特務隊的基礎上,組建了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第一支東北抗日武裝——磐石赤色遊擊隊。1931年底至1932年夏,多支抗日遊擊隊誕生于吉林省,而這些也正是東北抗聯的前身。1934年2月,在臨江縣三岔子城牆砬子成立了東北抗日聯軍總指揮部,楊靖宇擔任總指揮,這是曆史上第一次提出“東北抗日聯軍”的名稱。吉林省成為東北抗日聯軍建立地,為抗日戰争的勝利作出重大曆史貢獻。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吉林是東北解放戰争發起地。1946年12月14日,在南滿分局和遼東軍區召開的“七道江會議”上,陳雲果斷“拍闆”,确定“堅持南滿、保衛臨江”的戰略方針,實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戰術。12月17日至1947年4月3日,東北民主聯軍取得“四保臨江”“三下江南”戰役的勝利,這是我軍扭轉東北解放戰争戰局的關鍵戰役。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吉林是抗美援朝後援地,戰場上,中國軍隊打出了國威、軍威;戰場後,吉林兒女共同努力做好後援。抗美援朝戰争期間,共有42萬餘名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部隊,後勤保障人員及部隊10餘萬名,從集安渡江入朝。有10萬名中國人民志願軍從臨江跨過鴨綠江,參加第二次戰役,血戰長津湖。28700名吉林青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全省先後成立了軍服加工委員會、軍糧加工委員會、炒面委員會等組織機構,派專人負責,迅速落實人員、裝置、場所,及時完成任務;吉林省派出5.3萬人赴朝參加戰勤工作,救治傷員,成為這場偉大戰争的重要後援地。

傳承搖籃裡的紅色基因

吉林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1953年,第一汽車制造廠在長春奠基興建,并于1956年建成投産,1956年7月13日,新中國第一輛國産汽車——“解放”牌卡車成功下線,新中國的汽車夢在這裡開啟。從無到有,從生産第一台進階轎車到自主品牌的研發,一汽不僅開拓了新中國的汽車事業,還為新中國汽車工業輸送了寶貴經驗和大批人才,譜寫了民族汽車工業崛起和吉林振興發展的新篇章。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吉林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1945年10月1日,長影的前身——東北電影公司在長春市成立,新中國電影事業的“七個第一”源于長影。長影的成功模式、整齊劃一的體制更是複制到北京、上海,迅速開啟了三大國營電影制片廠的時代,長影還将人才、紅色思想、電影美學範式、電影類型、管理體制、電影工業6類電影的“種子”散播到全國,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吉林是中國人民航空事業的搖籃。1946年3月1日,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吉林通化正式宣告成立。這是中國共産黨上司的人民軍隊創辦的第一所航空學校。辦學期間,東北老航校4次搬遷,最後落戶長春。直至上世紀80年代,我國航空事業長時期都是軍民合一的局面,是以東北老航校被稱為中國人民航空事業的搖籃。今天,空軍航空大學繼承弘揚東北老航校精神,正以嶄新風貌奮進在強軍興軍新征程上。

黑土地上英模輩出

百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吉林孕育了一大批革命先烈和英雄模範。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抗日戰争時期,白山松水、林海雪原,楊靖宇、魏拯民、王德泰、童長榮、陳翰章……無數英雄的鮮血在這裡流淌。解放戰争時期,梁士英、杜光華、馬仁興、樸雲龍……忠誠而勇敢的戰士們冒着槍林彈雨,用生命換來了人民的自由和解放。抗美援朝戰争期間,郭忠田、徐長富、楊寶山、關崇貴、高雲和……英雄們用生命鑄就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

在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裡,饒斌、郭力、姚貴升、于永來、方向遠、李黃玺……一代代一汽人在加快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程序中譜寫華章。在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裡,袁牧之、舒群、雷振邦、尹升山、袁乃晨、于藍、田華、浦克、梁音、張笑天、李前寬……一批批電影藝術家在搖籃裡搖大,成長為具有紅色基因的新中國電影人。在中國人民航空事業的搖籃裡,戰鬥英雄王海、張積慧、劉玉堤、杜鳳瑞,海空衛士王偉,飛行員艦長柏耀平,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明,航天英雄楊利偉、翟志剛,英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王亞平、陳冬,新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空軍機務标兵李光男……都從空軍航空大學走出。

在這片黑土地上,吉林人民譜寫出了一篇篇可歌可泣、難以忘懷的英雄詩篇。

傳承紅色基因 吉林兒女再出發

聚焦紅色資源 赓續紅色血脈丨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傳承紅色記憶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點,吉林人民在實作吉林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展現新擔當、實作新突破、展現新作為。

2021年9月29日,中國一汽紅旗E-HS9純電動大型SUV出口歐洲正式發車。這标志着紅旗汽車開拓全球中高端市場取得新成果,一汽新能源汽車發展實作新突破,吉林現代新型汽車制造邁上新台階。改革創新,是寫在一汽深處的基因,也是推動中國汽車工業不斷強大的力量。振興民族品牌、奮力自主創新,一汽人繼承先輩的傳統,讓吉林汽車産業邁向全新的高品質發展道路。2020年,中國一汽銷售整車370萬輛,實作營業收入6974.2億元,同比增長12.9%。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裡,正孕育着嶄新而熱烈的新夢想。

2021年9月25日,長影集團領銜出品的電影《瘋狂731》在青島東方影都正式開機,引發全國關注。長影成立76年來,正在蓬勃發展。站在更高的曆史起點,面對更新的曆史機遇,長影正凝聚起振興發展的磅礴力量,向新的曆史篇章進發。而在長影舊址東南方20餘公裡處,長春國際影都也正在建設中,這裡将充分發揮長影作為新中國電影事業搖籃的文化傳承和區域内豐富的生态資源優勢,全面打造國際化電影全産業鍊基地。

2021年10月16日0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的長征二号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三位中國宇航員開啟了太空探索之路,中國空間站中首位女宇航員王亞平,就是空軍航空大學的校友。一直以來,空軍航空大學師生都在老航校曆史學習的深處,尋找曆史細節的感動,汲取奮力前行的精神動力,把精神信仰轉化為崗位建功的使命擔當,握穩接力棒,順利完成建設一流空軍的使命重任。

立足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和“兩個一百年”曆史交彙的關鍵節點,吉林人民将聚焦紅色資源,赓續紅色血脈,奮力譜寫吉林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時代新篇。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殷維

黨史顧問:省委黨史研究室孫太志

部分圖檔由省委黨史研究室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