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查理.卓别林令人辛酸的美國夢

作者:梅聞花-廢石傭科技
查理.卓别林令人辛酸的美國夢

查理.卓别林

1952年9月十七号早晨63歲的喜劇明星查理.卓别林攜帶家眷在紐約港登上英國伊麗莎白皇後号豪華班倫前往倫敦參加自己的電影舞台生涯的首映式。輪船出港的時候,卓别林與妻子烏那不禁回頭凝望漸漸遠去的自由女神像,在清晨的霞光中,自由女神像高情的火炬仿佛在向他們揮手告别。,在橫渡大西洋的輪船上,卓别林全家從收音機裡聽到了美國政府的聲音,聲明說美國政府将拒絕卓别林再次入境這樣這個他居住工作了40年之久的自由國度從此對他關上了大門。

一個卓有成事為藝成家好萊塢的票房明星為什麼這麼不受美國政府歡迎?非要把他掃地出門呢?chaos spencer chaplin(卓别林)生于英國倫敦,英國影視男演員、導演、編劇。從1915年開始卓别林開始自編自導自演,甚至還擔任制片和剪輯。在上個世紀從10年代到50年代紅遍全球的喜劇明星,卓别林拍的每一部喜劇都是賣作的大片,他帶着圓頂硬禮帽,穿着不合體的西服,和蓄着标志性的小胡子模樣是人們熟悉的經典喜劇形象,他是跨越無聲時代到有聲時代的喜劇大師。諾大一個好萊塢,怎麼就容不下一個卓别林呢?

說來說去,都是電影惹的禍,到1952年為止,卓别林已經先後拍攝了《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凡爾杜先生》這樣一些針砭時弊的電影巨作,這些作品不僅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同時又像一根又一根的芒刺紮在了美國政界某些大人物的背上,讓他們如坐針氈,同時他的激進言行也讓政府裡某些大人物感到了極大的不安。

查理.卓别林令人辛酸的美國夢

約翰.埃加德.胡佛

約翰.埃加德.胡佛,美國當時聯邦調查局局長,這家夥是個偏執型的懷疑論者,自從1921年,他當上聯邦調查局副局長以來,掌控FBI長達近半個世紀。據說此人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人們說他是穿着西裝的流氓,在胡佛上司下的美國FBI臭名昭著,一系列名人包括大科學家愛因斯,作家海明威都上了他的黑名單。以荒唐可笑的借口對他們進行長期監視。而卓别林早就是胡佛的眼中釘了。這事就奇怪了,卓别林再有名,他也隻是個伶人,按他們的話說一個戲子,他怎麼會引起胡佛的注意呢?

卓别林最早進入聯邦調查局頭子胡佛的視線,是在1922年,這時他已經是好萊塢頗具号召力的明星和電影廠老闆,是個百萬富翁。可卓别林在自己電影裡的形象,卻十年如一日是個樂觀幽默浪漫但卻總是倒黴的流浪漢。根據美國移民局的記錄,卓别林是在1912年随英國卡爾諾雅劇團來到美國,那時候的卓别林除了演戲和尋找出名的機會并沒有什麼别的想法。他雖然才23歲,但卻已經是個老戲骨了。卓别林的表演引起了一個年輕美國導演的注意,他當時還默默無聞。他看了卓别林演的醉鬼,就說“如果我有一天當了老闆,我就要請那個演員來演戲。”

查理.卓别林令人辛酸的美國夢

卓别林經典形象

兩年後,基石電影制片公司在好萊塢誕生了,創辦人就是那位年輕導演,粗魯滑稽派喜劇電影導演 麥克.塞納特,很快卓别林就來到好萊塢和基石公司簽訂了一年的演員合同,每周工資150美元。這一年卓别林瘋狂地拍戲,拍了多少呢?三十五部,太令人佩服了,這個記錄我們今天無論如何也是破不了,可卓别林自己并不滿意,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看看這一年卓别林拍的一些早期影片。作為粗魯滑稽派的喜劇導演,塞納特電影的風格過于直接了當,追打和扔蛋糕是最常見的戲碼。這就遠遠滿足不了卓别林的藝術追求。雖然在劇本創作方面沒有什麼新意,但是在基石公司工作的一年裡,卓别林還是有收獲的,而且收獲還不一般。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攝影棚的服裝間裡,找了幾件别的演員穿過的舊衣服,他想給自己設計一個全新的形象。那他都找了些什麼呢,一件舊西裝穿上去還算合身,可那條褲子實在是又長又肥,另外還有一雙明顯不合腳地破大頭皮鞋,一頂圓領帽,一個看起來沒什麼特色的手杖,跟身高1米65的卓别林比起來别的演員都顯得身材高大,那麼他們的衣服穿在他的身上會是個什麼效果呢?效果驚人!而且一登場就成了經典。《威尼斯小孩賽車季》拍攝于1914年,是卓别林為塞納特拍的第三部電影,在這部片子裡面,他第一次以流浪漢的形象出現在熒幕上,就是這部片子讓卓别林一舉成名。他的流浪漢形象變成了我們現在的經典。從1915年開始,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漢的形象風靡一時,這個形象出現在動畫漫畫作品中,甚至還有卓别林玩偶,他幾乎無所不在。

一年合約期滿後,卓别林很快轉錯到艾森納電影公司,工資也漲到每周1,250美元外加10,000美元紅利,這在當時可是一大筆錢呢。1916年他又轉投到共同電影公司,片酬更是接連的三級跳,每周工資漲到了1萬美元,外加15萬美元的紅利。從1916年到1917年,卓别林為共同影片公司拍攝了12部電影。在這些電影裡,他已經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喜劇風格,而且也開始顯示出深刻的思想性。不過在當時的好萊塢,有思想不見得是件好事,卓别林自己不知道,他拍那些針貶時事的電影已經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注意。電影《安樂街》 裡面丁字路口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卓别林小時候住過的街道,就在倫敦東區,那裡的居民多半是藍領勞工和外籍移民,治安情況比較混亂,他的一個著名的老鄉,就是今天的足球明星大衛.貝克漢姆。

1917年,卓别林和第一國家電影公司簽約,片酬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百萬美元。拿到百萬美元後,他立即在拉布裡亞大道開始建立自己的攝影棚。第一國家電影公司,給了他充分的自主權,讓他掌控自己的作品和命運。此時的卓别林在自己的電影中,包攬了編劇、導演、主演、作曲等各項工作。這個時期,卓别林拍出了很多有影響力的影片,比如說1918年的《夏爾洛從軍記》。在他拍的戰争片裡面,這一部是最好的電影之一。雖然影片上映後沒幾周就停戰了,對于提升士氣沒有什麼幫助,但它卻成為一戰期間,最賣作的電影之一,尤其受到回國的美國士兵的喜愛,認為他用幽默的手法展現了戰争的恐怖和荒謬。

經過三年的奮鬥,28歲的卓别林在好萊塢的這個名利場上已經搖身一變成了百萬富翁和最出名的人物之一。名利雙收的副産品是什麼呢?自然是女人,很多的女人。卓别林自己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幾乎都是浪漫多情的,他很喜歡展現男性在碰到自己心儀的女性時候,被深深吸引了情境。在現實生活中,卓别林幾乎和每一位與他合作拍片的卓女郎,都會發展出一段感情。而這些卓女郎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非常的年輕。

1918年,在拍攝《夏爾洛從軍記》的時候,卓别林認識了女演員蜜德麗.哈裡斯,當時他才16歲,同以往多時候一樣,兩人拍的戲拍着拍着就好上了。拍完戲以後,哈裡斯就告訴卓别林說他懷孕了。于是在影片發行後的第三天,卓别林就娶了她。由于卓别林在拍攝《淘金記》的時候,和劇中的女演員又發展出一段感情,蜜德麗.哈裡斯在1920年向卓别林提起了離婚訴訟,他的律師威脅說要扣押卓别林的電影底片。卓别林隻能帶着底片逃到鹽湖城,在那裡完成了《孤兒流浪記》的後期剪輯,一年半後,卓别林把《孤兒流浪記》交給了發行商。這部電影于1921年上映,長久的等待是值得的,這部電影一公映就成了經典。他也标志着卓别林,在藝術上的一次飛躍。卓别林的童年經曆和這部電影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卓别林從小父母就分居了,母親在他7歲那年失業了,他不得不和哥哥一起進了孤兒收容所,12歲那年,父親因酗酒去世,母親進了精神病院,直到成年以後,卓别林最不喜歡的節日就是聖誕節,因為在西方,這個歡樂的日子,是一年一度親人們相聚的日子,而對卓别林來說,那隻有凄涼。據說有一年聖誕節,他得到的禮物隻是一隻橘子。

1921年,卓别林回來一次倫敦,這是自1912年,他随卡爾諾劇團到美國以後,事隔九年第一次衣錦還鄉,奧林匹克号9月9号在南漢姆頓靠岸,到港口來迎接他的影迷人山人海。卓别林已經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巅峰時期。為了能夠按照自己的理想拍攝長片,卓别林跟當時在美國大紅大紫的上司演大衛格裡菲斯、大明星馬麗畢克馥、道格拉斯範鵬克一同組建了聯美公司。卓别林的演藝事業如日中天,他的職業生涯,完完全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是在現實生活裡,胡佛的陰影FBI那張大網,已經漸漸的籠罩住了他,他的命運已經完全不能由自己控制了。

20世紀初,美國國内經濟蕭條,物價暴漲,失業率不斷上升,勞工工資卻一再下降,造成工朝四起。而卓别林通過塑造流浪漢形象,演繹了社會底層人的生活,諷刺了資本家和統治者,這很快就引起了政府的注意。有一次,卓别林和朋友在一家餐廳吃飯,他隐隐約約感到,背後有一道犀利的目光在盯着他自己,後來才知道,那就是聯邦調查局的頭子胡佛,胡佛當然是看過卓别林的電影。他的電影很滑稽,可這個FBI的頭子,怎麼看怎麼也樂不起來,因為在他的眼裡,這些電影很危險。胡佛在美國聯邦調查局曆史上是個傳奇,一個神秘的狠角色。他在位的48年中,他一手遮天,期間就連美國總統都換了好幾屆,可就連總統也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就連總統,都有黑材料在他手裡端着,肯尼迪總統兄弟和夢露的風流韻事,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而關于他自己的私生活,卻沒有任何人知道。很快胡佛就派了特工混進卓别林的電影場,監視他的一言一行。沒過多久,就有卧底報告說:這個地方很危險,有很多電影界的激進分子,他們經常讨論的主題是:為勞工運動和革命做宣傳工作的電影是何等的重要。胡佛手下的特工不知道從哪搞到一份報告,上面說,卓别林匿名給美國共産黨捐款1000美元。聯邦調查局為了找到證據,足足花了幾年的時間到處找,可是什麼證據也沒找到。但胡佛并沒有放棄對卓别明的調查,他仍然在等待機會。對聯邦調查局這些勾當,卓别林一無所知,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電影和浪漫世界中。

查理.卓别林令人辛酸的美國夢

淘金記

1924年11 月,卓别林第二次結婚了,新娘這次是女演員麗塔格蕾,随後他拍出了《淘金記》,是以美國西部淘金熱潮為背景的故事,他在滑稽笑料下包含着悲劇,展現了淘金者在饑寒交迫下瀕臨死亡的狀态,是一部真正的笑中帶淚的傑作。這個時候,美國已經進入了有聲電影時代,但是1931年,卓别林推出的《城市之光》依然是一部無聲電影。為什麼呢?因為他說過他并不喜歡有聲電影。卓别林在為紀錄片《美好舊時光》撰寫的旁白裡面,把無聲電影時代稱作,the good old silent days,他是這樣說的: 那邊沒有談話,沒有真實的聲音,我認為那會破壞情緒。

《城市之光》又是一部經典之作,1929年,從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影片裡流浪漢對失明姑娘的幫助,給蕭條中的人們帶去了一絲溫暖,影片1931年在紐約首映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去看了,而且在最後的一幕忍不住掉下了眼淚。1936年,卓别林推出了一部重量級的作品,這就是大家熟悉的 《摩登時代》。在這部電影中,他認為人已經被變成了動物,盲目地為機器工作的奴隸。這部電影甚至包含了馬克思的理念,描述了勞工和窮人,在工業社會中的不幸狀态。這部電影,表現出卓别林的激進左派思想。影片中最經典的一場戲,流浪漢在街上撿到一面紅旗子,卻在無意中,成為了一場共産黨示威活動的上司人,這場戲仿佛遇見了未來,不到十年間,卓别林也被當做共産黨的同路人。

查理.卓别林令人辛酸的美國夢

大獨裁者

很快歐洲大陸戰雲密布,希特勒獨裁統治下的納粹德國蠢蠢欲動,要對鄰居動手了。1937年,卓别林開始着手準備他規模最大,也是最受争議的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反常态,完全是秘密進行,對外隻宣稱是6号作品。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西線展開,卓别林在片中一人分飾兩個角色,其中之一是小流浪漢的化身,一名猶太理發師;另一個就是影射希特勒的獨裁者。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有90%的人反戰,一半人或多或少的反戰。拍攝這樣一部影片,評論時局、政府和法西斯主義的本質,這需要很大的勇氣,這部影片《大獨裁者》。這是他的第一部全有聲電影,在影片的最後,劇中人說的話,也許就是卓别林想傳達的資訊,他一開口便驚世駭俗。圍繞《大獨裁者》的争議,并沒有影響影片的熱賣,越有人罵賣的越好,票房記錄又創下新高。與此同時,卓别林的政治傾向也越來越明顯,對此他毫不避諱。在影片公映之後,卓别林因為他的政治立場,受到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指控,但他毫不退縮,繼續為推動美國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公開呼籲。

二戰後的美國,戰争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消除,冷戰的恐怖氣氛就已經彌漫開來。美國一方面在國際上,要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相抗衡,另一方面在國内又開始,神經質地清除所謂的共産主義意識形态,打擊進步勢力,一時間美國全國上下聞無赤色變。從上個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在美國湧起了一股以麥卡錫主義為代表的,反共排外浪潮,他波及到了美國的政治,文化教育領域的各個層面。電影界也被他們弄得雞犬不甯。在這種背景下,年輕大膽、出位的卓别林,很快就被聯邦調查局,劃進了疑似親共的赤色分子裡,面對他的調查監視一步一步的更新。

1943年,卓别别又有了新歡,女演員瓊柏莉,他本來打算讓她在自己的電影中出演,可沒想到瓊柏莉在好萊塢剛剛有了個名氣,就開始放浪形駭,經常喝的醉醺醺的還到處借債。沒辦法卓别林隻好和她解約了,然後把她送回了紐約。可這事還沒結束,1943年5月,瓊柏莉大着肚子來找到了卓别林,她說你就是我肚子裡孩子的父親,并把他告上了法庭。随後瓊柏莉周遊全國,開始散步诋毀卓别林的言論,盡管後來通過血型鑒定,否定了瓊柏莉的謊言。驗血結果顯示卓别林不可能是孩子的父親,但是加州法律并不承認驗血的結果,卓别林輸掉了這場官司,被迫支付巨額撫養費。老話說的好,禍不單行,這個認清案又牽出了另一樁案子,1944年2月10号,美國聯邦調查局把卓别林告上了法庭,說他違反了曼恩法案,禁止因不道德原因把女子運過州界。聯邦調查局控告卓别林,就是說的是1942年10月2号,他把瓊柏莉送到紐約這件事,卓别林面臨兩項指控,第一他,違反了曼蘭法案,第398條第18款,以及第五十一條第十八款。卓别林又一次上法庭了,不過這一次他赢了,FBI的指控不能成立。可是前後兩場官司打下來,他在公衆中的形象已經大打折扣了,事後證明,這一切都是胡佛在幕後操縱的,連瓊柏莉 周遊全國的費用,都是FBI支付的。目的就是一個把卓威林搞臭,胡佛親手布置對卓威林的詳細調查,建立檔案,比如說,哪家雜志說了一些好聽的贊揚話,哪個進步組織邀請他去做演講等等,這些都一個不落的記錄下來,是以,像這樣的檔案檔案,關于卓别林的有2000多頁。可是盡管如此,花了這麼大的力氣,FBI依然沒有抓住卓别林在政治上的任何把柄,無奈之下,他們還是給他扣上了一頂帽子,說卓别林道德上的堕落對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這聽上去實在是滑稽,聯邦調查局實在是閑的沒事幹,連好萊塢明星的生活作風問題也要管?FBI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在後面還有更厲害的招數。而卓别林卻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拍出了譴責戰争販子和軍火商的《凡爾杜先生》,影片講述了銀行小職員凡爾杜,辛辛苦苦幹了20年,可經濟危機一來,卻被踢出了銀行的門,為了養家糊口,他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影片中,凡爾杜先生想方設法與富婆結婚,然後謀殺她們占有她們的财産,是個名副其實的師奶殺手。凡爾杜因殺人而被捕,判處死刑。在這樣的社會政治背景下,1947年年底,《凡爾杜先生》首先在紐約遭到了抵制,随後在東西海岸的其他城市,也都遭遇了同樣的命運。比如在紐澤西州,反對者在營業門外拉起了糾察線,阻止人們買票去看這部電影。又比如在克羅拉德州的丹佛市,有的影院遭到恐吓,影片上映一天就不得不撤下來,這樣的情況在其他州裡也發生了。以至于卓别林都沒能在預期的時間内,收回拍攝成本。

1947年12月,卓别林在巴黎的一家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我向好萊塢宣戰,向全世界控訴他所遭受的迫害,到這個地步,卓别林,和他已經生活了30多年的美國已經水火不相融了。在聯邦調查局一再建議之下,美國司法部終于在1952年做出了把卓别林,驅逐出鏡的決定。

1952年《舞台生涯》在倫敦首映,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生活中的卓别林,也遭遇了他人生的最大變故。這個時候,陪伴在卓别林身邊的,是他最後一任妻子,烏娜奧尼爾,他是著名劇作家尤金奧尼爾 的女兒,她在18歲的時候沖破家庭阻力,嫁給了54歲的卓别林,從此不離不棄,一直陪伴他到人生的終點。卓别林全家最後在瑞士定居下來,那的生活與好萊塢截然不同,遠離鎂光燈,他卻品味到了人世間的真情,遠離了衆多的崇拜者,卻收獲了真摯的愛情。卓别林後來自己回憶說,離開好萊塢這20年,是他最快樂的20年。在這段時間,他又拍攝了兩部電影,同樣針貶時事的《紐約王》以及《香港公爵夫人》。

1972年,美國終于忏悔了,将卓别林抛出了橄榄枝,他應邀前往闊别20年的好萊塢,抛棄恩怨,接受奧斯卡特别榮譽獎。現場觀衆,對這位喜劇大師給以起立報以經久不息的掌聲,卓别林還沒來得及開口,就已經兩眼淚盈盈。

1977年12月25号,在他最不喜歡的聖誕節,查理卓别林,與世長辭,在他身後留下了80部電影作品。也許,這是他留給觀衆的永遠的聖誕禮物,隻是我們無法知道,在另一個世界裡,他是不是依然擁有這樣多的忠實觀衆。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他的攝影師基本上就是妻子烏娜,兒孫們是他僅有的觀衆,他依然喜歡在鏡頭面前耍寶,而此時此刻,在安靜的瑞士鄉間,遠離人群,遠離掌聲,卓别林發現,那個沒有觀衆的夢境,其實也不是那麼可怕,他依然可以像他電影裡的流浪漢一樣,一直不停的往前走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