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作者:成才有道-骁子

前幾日,我們發表了一篇《分重點班,上海建平西校引發的家長嘴仗》文章,受到了讀者朋友的熱烈讨論,猶如上海建平西校家長發生的嘴仗一樣,讀者朋友們也明顯的分成了兩派。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贊成 or 反對 ?

1、贊成分班的讀者發言:

“競争從小蝌蚪就開始了,這是自然規律……”、“有能力的孩子就應該得到更多的資源……”、“現在混在一起學習,成績差得更學不到東西……”、“為什麼不能設重點班?那大學還分什麼清華北大985幹啥……”、“成績好壞怎麼不公平了……”等等,在此不一一例舉。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2、反對分班的讀者發言:

“分班那些家長望子成龍太迫切,一有對自己競争有利的就會拼命争取,極力維護,卻不顧及辦學理念,多數人利益……”、“分班教育被冠以因材施教是教育理念狹隘的表現,表面上是提高升學率,事實後果是學生性格和綜合素質的缺失……”從參加評論的人數來說,贊同分班的要多一些。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3、贊同分班理由解析:

讓我們看看,贊同分班的家長們内心的邏輯是什麼呢?抱有這種想法的大多是成績比較優秀的孩子家長。他們的孩子在校期間,獲得老師的關注較多,獲得學校的資源較多,如幹部選拔,教師授課安排,升學錄取優勢等。

經常會聽說這樣一句話:“上了XX高中,等于一隻腳踏入重本了”。這是現實利益的強大誘惑,同時,這種分班模式下,重點班老師擰得更緊,内卷更嚴重。除了學習,少有閑時,孩子們隻有周末才能回家補給補給,家長也落得一身輕松。

“能輕松一點,幹嘛要多費那門子心思呢?”這是大多數家長的想法。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理所當然地交給學校,交給老師,最好自己什麼都不用操心,隻負責掏錢就好。

4、應對“雙減”束手無策:

随着“雙減政策”的落地,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将從2022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

種種迹象表明,“雙減”的腳步近了,不再是遠在天邊,遙不可及。

教育界一直呐喊的減負,終于來了!可是家長們的焦慮呢,卻與日俱增!政策出來後,表面上看學校是解放了,但是,“神獸”們回家的時間多了,家長們的一大堆麻煩事來了。

家長們:我要怎麼辦???

孩子自覺的話還好,可以自己學習,自己管理。不自覺的呢,新的焦慮讓家長們很不輕松。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149名未成年人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0.7%的受訪家長平時在家庭教育上困惑很多,94.7%的受訪家長期待此法能幫助自己緩解教育焦慮。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5、如何應對教育焦慮:

既然,“雙減政策”已落地,過去的“甩手掌櫃式”育兒已經回不去了!我們該怎麼辦呢?

1)首先,格局要高,要了解政策。

人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我們要從國家層面思考:“雙減”,國家要的是整體素質的提高,要的是讓成績好的孩子更優秀,突顯特色人才脫穎而出,國家是着眼全球競争對人才需求的大格局。

是以,要讓孩子們有充足的自由空間,才能展現出真實的潛力。而補習班,掩蓋了孩子發展的個體差異。

請相信,雙減政策配套改革會不斷推出,特别是中聯考政策。

為了着眼長遠,着眼于孩子今後人生能成就一番事業,現在整合利用自主時間,發展孩子喜歡的領域:學科、技藝、管理等都可以。隻要是增進能力提高,而不是在空餘時間,玩遊戲,閑耗就好。

合理利用空餘時間,可以讓孩子的長闆更具優勢,優勢更加突出!

2)其次,要激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才是每一個孩子長久的根本競争力。在家庭的表現才是孩子最真實的特質反應,作為家長不應是被動伺服者,而應是主動成才教練。

家長們應該有思想,有目标,有步驟地引導激勵孩子,加強自我管理,為夢想而奮鬥。這也是家長的一種能力,我們稱之為“成才上司力”。

如果你能把一個慵懶的小孩調教成一個能量滿滿的小“獅子”,你也就成為偉大的父母之一了。

快看!“雙減”後成績好的學生吃虧?

3)再次,要防止孩子成為高傲自負的家夥。

如果孩子成績好,就要防止其成為高傲自負的家夥。現實中,最悲哀的莫過于,讀書成績好而社會落地差的孩子了。

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很高,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中學時期成績優異,受到家長的包容太多,忽視了其他的性格缺點,進入社會後就逐漸暴露出來……

社會是現實的,北上廣不相信眼淚,公司不是家裡,工作不是過家家,沒有人會将就你。

哪怕以前是學霸,是佼佼者,是小太陽,進入社會後,就得按照社會規則生存,打拼。家長應有這種眼光,在孩子性格固化前,給予點拔,防止跑偏。

6、結尾:

在此,由上海建平西校引發的4篇“雙減”探讨文章結束了。在這4篇文章裡,我們既讨論了現象,又回顧了政策本身,還挖掘了政策出台的曆史脈絡,最後談到了如何面對……

這些經驗總結,都來源于自身實際體會,而非空洞臆想。我們希望做一點實實在在的工作,于您的孩子,于您的家庭更成功更美滿。

其他2篇文章相關連結:

1、大書包為啥不能減少?雙減政策,人才培育由“量變”到“質變”

2、吐血整理,40年來,教育方針的這些變化對你我意味着什麼?

作者丨陳骁

編輯丨一刀

視覺丨小白

圖檔丨源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删除,謝謝!